《细讲弟子规》第37集课程复讲

2015-06-08  | 古代人 善人 效法 

  1、如何对待他人的善行与恶行?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当听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善人的风范,每个人心中都会生起效法之心,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非常用心地把一些人好的风范记在脑子里,随时都地可以告诉别人,让他们都可以得到一个效法的对象,甚至于从中找到一些很好的方法。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的一些不好的言语,对他而言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着报复你。所以不要去“扬人恶”,可能会树立敌人。别人有善我们不称扬,有一点小恶马上讲就到处传,这样不只折损了自己的福分,而且有更大的罪过,会影响团体跟社会的风气,人与人将会纷争不断。所以言语不可不慎。

  2、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善”必须先分辨真善、假善,当你判断正确才能够去劝,不然到时候是非都没分清楚,那就不见得能利益到他人。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孔子赞叹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渊只要听到一个善,时时刻刻放在心中,一定会去落实。对于颜渊这个学生,夫子非常欢喜,他的学习非常扎实,老师说过的话、说过的善,他都会时时刻刻不忘去实践。当我们有这样学习善的态度,自然就能够“德皆建”。

  3、古代为什么当官的叫父母官?如何做到正确的劝善与规过?

  古代所有当官的,都称其为“父母官”,为什么叫父母官?比方说一个县令,他与人民沟通很密切,而且整个县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都是由他在负责,他也有责任把他这一县的人民教育好,做到“爱民如子”所以被称为父母官。那我们现在当官的有没有这个态度?还是有,但是为什么比例不像以前那么高?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错了,我们也没有把《弟子规》讲给他们听,现在功利主义又那么盛行。假如他们能够有机缘看到《弟子规》。应该会唤醒自己为官的责任心。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细讲弟子规”第37集课程复讲》摘要: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的一些不好的言语,对他而言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着报复你。所以不要去扬人恶,可能会树立敌人。别人有善我们不称扬,有一点小恶马上讲就...
相关文章高僧的智慧中班诵读活动《弟子规—入则孝》
吃西瓜宝石的烦恼
《咏鹅》翻译及赏析
《敕勒歌》翻译及赏析
《长歌行》翻译及赏析
《七步诗》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诗经·蒹葭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赏析
《登岳阳楼》赏析 杜甫·隋唐
《田园乐》赏析 王维·隋唐
《杨柳枝词九首·其二》赏析 刘禹锡·隋唐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