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新认识“自我表现”

2008-10-11 家长必修的21堂教育课  | 表现 自我 自我表现 

  记 者:孩子都有在人前自我表现的欲望。但是,孩子的自我表现往往是幼稚的、可笑的、“没有太高艺术性的”,况且高考又不需要孩子现场自我表现一番,所以一般家长、老师都不重视孩子的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孩子若缺了自我表现力会有什么后果呢?家长应该怎样认识、看待孩子的自我表现力呢?

  黄全愈:中国历来都有重行轻言的传统,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甚至以不善表达为荣,讷于言为荣;以能言善辩为耻,敏于言为耻。在中国人的词典里,关于表达能力的描述,多是贬义的,如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言过其实、甜言蜜语、口蜜腹剑、花言巧语、信口雌黄、尖嘴利舌、煮烂的鸭头——只剩一张嘴……这种轻言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有了好主意,但表达不出来,或者不能“有效”地表达,别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那么他的好主意就只能“烂”在肚子里,或者被“能言善辩”的人盗为己用。

  为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美国老师会给孩子创造多种多样的演示、汇报、讨论、采访、对话、辩论、演讲的机会。美国孩子喜欢做课题研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在演示时,能好好地在全班同学、老师,甚至家长面前露一脸。

  矿矿每次得到课题研究后,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去演示,而不是怎么做好研究。开始,我常常批评他“本末倒置”:怎么研究还没开始就先去想是用戏剧的形式,还是用演讲的形式,或是电脑动漫,或是美工绘画……

  后来我终于想通了:孩子就是孩子,“表现”是首要的,表现的“内容”是次要的。能上台“表演”是首要的,至于唱什么歌、跳什么舞,那是次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的“内容”才会逐渐重要起来。做研究也是这样,对许多孩子来说,要他们小小年纪就首先对研究感兴趣是不现实的,也是苛刻的。孩子会在不断演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逐渐对研究本身感兴趣,甚至在演示的过程中,又“无心插柳柳成荫”地有所收获。

  虽然中国的应试教育没有把孩子的自我表现提上考试日程,但这并不能说明自我表现不重要。孩子走上社会,首先遇到的考验就是怎么推销自己。如果家庭从小能给孩子自我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那就能使他们超越应试教育的局限,今后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要重新认识“自我表现”》摘要: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言过其实、甜言蜜语、口蜜腹剑、花言巧语、信口雌黄、尖嘴利舌、煮烂的鸭头——只剩一张嘴……这种轻言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有了好主意,但表达...
相关文章表现欲与性格有关“作文是一种自我表现与交流的过程”意念的
家长应学会保护孩子表现欲保护孩子的表现欲
孩子有这三个表现 说明他自卑
内向的孩子可能才是人生赢家
孩子闹情绪 请做个会剥离情绪的妈
5个妙招让你的孩子变得更有自信
请家长从小给宝宝树立正确的性取向观念 树立正确
二胎后大宝跟谁睡 二胎后跟谁睡会影响大宝的心理
二胎后出现这些行为表示大宝没安全感 二胎后大宝
孩子的三个叛逆期你都懂吗 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期
从家庭教育角度去解读马斯洛的层次理论需要 马斯
从马斯洛理论看宝宝的成长需求 马斯洛理论对宝宝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