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言外在的表现现象(2)

2008-10-16 《富母之路》  |  

  说话时使用的声调;

  妈妈的性格;

  孩子的成长环境;

  孩子采集信息环境的关注。

  我们发现,不同的父母给孩子塑造的语言环境和家庭使用的语言词汇数量差异很大。

  研究者们的发现令人惊异,父母早年给孩子创造的语言环境对孩子将来有巨大而持久的影响。首先,那些接触过更多词汇,置身于更好的语言环境的孩子,他们的词汇更丰富,能理解的词汇更多,因而对语言的掌握也更出色。因此我们说,早起对孩子进行良好的语感驱动会为孩子未来正确而良好的语言外在表现、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极强大的数学理解和语言理解表达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 如何掌握语言

  本章将要告诉您:

  ·40+20→超凡的语感培育

  ·实现主动语感培育

  ·了解婴儿语言是如何发展的

  对人类来说,肢体和语言是逻辑思维外在表现方式,而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大特征。尽管动物们有他们自己的沟通信息方式,触碰彼此的触角也好,寻找熟悉的味道也好,拍打自己的身体也好……但它们终究无法与人类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其他生物永远无法完成如此丰富而复杂的信息交换。

  载体培育认为

  由于新生儿还没有信息积累,因此连基本的声音分割也不能够完成,但是到了孩子7-8个月左右,父母就应该积极地对孩子实施逻辑思维语感能力的驱动了。

  “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就是通过逻辑思维语感能力的良好形成,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利用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孩子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语感能力越早,就能越早地使用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收集、储存和交换,从而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能够得以高效良好的实现。

  对孩子逻辑思维语感能力进行合理、及时的培育是父母的职责,否则会影响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的过程,导致孩子无法运用语言外在表现方式实现对等的信息交换,从而逐步形成逻辑思维语言障碍等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

  造成孩子的“沉默期”延长;

  2岁孩子还只能说“爸爸”、“妈妈”等简单的名词;

  对用语言的使用积极性不高——不爱说话,喜欢安静的自己玩;

  喜欢用肢体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想要什么就用手指去指;

  ……

  这种现象如果父母没有及早意识到,那么未来有可能造成:

  逻辑思维语言障碍;

  容易形成“自闭症”;

  阻碍孩子良好社会沟通能力的创建;

  依附逻辑思维肢体完成信息的沟通的倾向性——“多动症”倾向;

  ……

  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

  □ 陪伴孩子成长的妈妈或监护人的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喜欢安静;

  □ 孩子长时间的和年长的老人在一起;

  □ 父母给孩子创设的客观成长环境比较繁乱,比如家庭人口比较多,家庭成员之间不和谐;

  □ 家庭出现变故,父母的本身的情绪不稳定,比如:妈妈生育后患产后抑郁症、父母不和等;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