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中学生的“问题”

2008-10-18  | 课堂 中学 问题 

  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只有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且强调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问题,没有留下“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已明显增强。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这样的问话:“关于XX,你想研究什么?”学生非常热情的提出各种问题,我曾听过一节课中学生提了20多个问题,并且老师将问题一一板书。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通常教师会说:“这节课我们先研究XX问题”,然后把学生其它的问题放在一边,有时候会美其名曰以后我们再研究别的问题——以后,以后是什么时候,其实是遥遥无期。那么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如何解决课堂中没有被探究的问题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的特点。

  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难发现这些的问题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跟课堂目标紧密结合的问题;二是非常有意义,但是课堂上无法研究或没有时间研究的问题,三是为了提问题而提的问题,这种问题没有小组合作的过程,随意性很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种类型的问题呢?我们就要从问题的产生源头去找原因。“问题”是学生对周围事物认识的不解,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都下过一番功夫,从学生的思考方式、思考角度与思考深度尽可能的去分析,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激发探究的兴趣,提出自己不懂、好奇的问题。但是,如果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针对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能产生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甚至为了配合教师把课上下去提出一些自己已知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学生自己就能解决;或者提出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例如:松树为什么叫松树,水为什么没有颜色等等,这些就是前面提到的为了提问题而提的问题。关于这一类问题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找准真正适合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问题,这样就能减少由于这些问题而浪费的时间和带来的探究难度,但也要注意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和保护提问题的积极性。

  假设在开课伊始,课堂环境创设的好,就能使学生发现一些与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生冲突的现象,自然而然的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的思考因素有很多,观察的角度不同,因人而异,因此会提出与研究对象有较大联系或较少联系的各种问题,但这些问题又确实是与学生认知发生冲突而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而言,没有哪个更重要,对这些问题他们都希望能够解决,所以就产生了第一、二类问题,其实这些正是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关于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摘要:题放在一边,有时候会美其名曰以后我们再研究别的问题——以后,以后是什么时候,其实是遥遥无期。那么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如何解决课堂中没有被探究的问题呢?首先,让我们来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的特点。其实我...
相关文章谈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青少年健康成长遭遇“四大杀手”
八成高中生赞成婚前尝禁果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山区小学科学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
小学科学课的双语教学
小学科学课教学与生活结合
小学科学课教学与生活结合
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年级“生态瓶”系列实验
小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学科调研摸底检测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综合试卷分析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