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多动症”的误解

2008-10-21  | 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儿 

  据澳大利亚皇家医院心理治疗专家所作的一项新研究,目前“小儿多动症”的发病率已达6%左右,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男童的发病率又比女童高出5—10倍。作为一种在少年儿童中日趋常见的疾患,只要及时求医、科学诊治,小儿多动症本身其实并不是太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于这种疾病,包括教师、家长在内的成人社会之中有着很多误解,随时可能导致我们对孩子作出错误的判断——

  误解之一:学龄前就能确诊

  诚然,一些学龄前儿童确实已显现出某些多动症症状,如:早在婴儿期就手脚不停、多吵闹,不肯好好吃、好好睡;上幼儿园后不能静静地听老师讲课,“小动作”多、话多等等。但严格来讲,临床上学龄前儿童是不能被确诊为“小儿多动症”的,至多是表现出“多动症倾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诊断多动症所规定的测试标准,学龄前儿童即便发现有“多动症倾向”,也须跟踪观察至少半年,而且须到7周岁才能下结论。

  误解之二:不必在意“多动症倾向”

  有些家长认为,既然学龄前儿童表现出来的多动症状只是所谓的“多动症倾向”,那就不必过分关注。事实上,如果学龄前儿童出现了这种“倾向”又未能得到及时纠正,那么在进入学龄期后便很可能发展为多动症。研究显示,对“多动症倾向”纠正得越早、方法越科学,恢复正常的时间往往越短,康复的可能就越大。

  误解之三:患儿不过是太活泼

  活泼好动而已多动症孩子的“多动”与正常孩子的“活泼好动”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多动”完全是盲目的,时时、处处都在胡闹捣乱,不分场合;后者的“活泼好动”却可能是有目的性的,换在另一些场合就会安静下来。

  误解之四:多动症系顽皮所致

  家长应明白:多动症患者表现出来的行为异常是心理异常导致的,孩子的“多动”并非出于顽皮,而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误解之五:“管教不严”可导致多动症

  有人把患病孩子的症状归因于家长的“管教不严”或“过分溺爱”。于是开始使用棍棒教育,但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并未取得任何积极的效果。

  误解之六:多动症孩子多是坏孩子

  由于多动症孩子往往“劣迹斑斑”,常常会被成人社会视作“问题少年”。而实际上,这些孩子的本质并不坏,只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所作所为罢了。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关于“小谤多动症”的误解》摘要:要及时求医、科学诊治,小儿多动症本身其实并不是太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于这种疾病,包括教师、家长在内的成人社会之中有着很多误解,随时可能导致我们对孩子作出错误的判断——误解之一:学龄前就能确诊...
相关文章对小儿多动症新的认识小儿多动症与饮食有关
怎样判别儿童多动症小儿多动症的“新视角”
给孩子补钙4件事情一定不能大意
进入冬季为什么宝宝的嘴唇常干裂
是调皮还是多动?这件事要早发现早干预!
冬季育儿宝妈需注意这几点让宝宝远离感冒病毒 宝
宝宝磨牙护理的常见问题 宝宝磨牙妈妈关心的问题
有这五种表现父母需要反省了 宝宝情商低的表现
宝宝冬天穿衣规则 冬天别把宝宝热到了
入秋6不洗 再脏也不要给孩子洗澡后悔看晚了
正确训练自闭症孩子五感 帮助孩子提升感知觉学会
如何替儿童做口腔护理 儿童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