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手足口病的方法(2)

2009-04-11  |  

  2.建议参考使用以下中药进行预防。

  组方:金银花6g,大青叶6g,绵茵陈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以上为3~6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用法:水煎服,一日两次。

  服用时间:连续服用5~7天。

  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

  二、治疗

  在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版)》、《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等防治技术方案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建议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以下中医药治疗方法。手足口病在发病初表现为发热、咽痛等外感症状,随后表现为疱疹显现以及身热持续、烦躁口渴等里热证候,少数甚至可见心悸、气促、胸闷,或高热、神昏、抽搐等危象,恢复期表现为疱疹渐消、身热渐退、口唇干燥、纳差神疲等一系列气阴两虚,脾气受损证候,因此治疗时宜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辨证用药,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还要根据病情变化,尤其对于危重变证,适时调整治法治则,随症加减。

  (一)分证论治

  常证

  1.邪犯肺卫证:本证为手足口病轻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身楚,或流涕咳嗽、纳差恶心、呕吐,口腔粘膜、手足皮肤可见疱疹,口痛拒食,尿黄短,大便干结或便溏,舌偏红苔薄黄,指纹浮紫于风关,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方剂:银翘散加减。

  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豆豉、甘草、桔梗、芦根、大黄、栀子、黄芩、滑石等。

  中成药:可选用抗病毒口服液等。

  2.卫气同病证:本证以发热、口腔粘膜及手足皮肤出现大量疱疹为特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较甚,持续不解,手足皮肤、口腔粘膜出现大量疱疹,口痛拒食,烦躁不安,口干口渴,尿黄赤,大便干结或便溏,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主要药物:金银花、滑石、黄芩、绵茵陈、藿香、连翘、石菖蒲、白蔻仁、板蓝根、薄荷、通草、射干、浙贝母等。

  加减:高热不退加葛根、蒲公英、柴胡、生石膏、知母;肌肤搔痒加蝉蜕、紫草、白藓皮。可以根据临床表现,酌情加入野菊花、蒲公英、大青叶、茯苓、薏苡仁、紫草等药物,以加强清热解毒利湿作用。

  中成药:可选用清开灵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

  3.气营两燔证:本证为疾病重证,是病情演变关键阶段。

  主要临床表现:壮热不解,夜晚尤甚,头痛剧烈,口痛剧烈难忍,手足甚至四肢皮肤、臀部疱疹斑疹密集,色泽紫暗,或成簇出现,疱液混浊或脓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指纹紫滞达气关,脉滑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