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及组织形式(2)

2010-11-04  |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每天的 24小时中,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庭不配合,就会使孩子出现两面性,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就成为孩子出现良好行为的特定前提,孩子到了幼儿园就表现出行为中好的一面;而在家庭中,孩子的行为就会出现不良的一面;而家庭的不配合更大的问题是会阻碍儿童良好行为特点的形成,因为形成良好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为的泛化,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如果家庭没有提供与幼儿园相同的环境条件,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就得不到延续,行为的泛化就不能形成,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中,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要做到这一点,家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个性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要让家长明白个性在某种程度上比学点儿歌更重要,家长一旦认识到重要性,还是会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的。

  所以,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师应该经常和家长沟通,首先是教育观念方面,特别是教育目标方面的一致性,也就是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以取得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要经常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家长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否则,家庭教育会抵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三) 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有自己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同时,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发生的课堂上,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所引导的。而且,往往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都没有注意到、意识到的。比如,我们希望幼儿从小学会尊重别人,宽以待人,特地设计并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给我们送来温暖的人”、“你、我、他”等,但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平时老师和家长对周围人们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幼儿,有时“身教”的效果甚至重于“言教”。再如,在我们为某个孩子没能像大家一样及时地掌握教学内容而焦急,于是多次请其他幼儿当众将答案“示范”给他的时候 ,大概也没有想到,该幼儿在学习我们希望他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可能也获得了“我笨,我不如别人”的“自我评价”。当然,学会性学习的潜在影响不只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例如,当教师以母亲般的爱心关怀每一个幼儿时,可能同样没有想到,自己的爱使孩子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专门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同时,还有注意在语言、艺术等其他课程领域的教育渗透,以及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要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建立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幼关系;创造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同伴之间有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等等。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