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人为中心的自然教育存在的误区(2)

2015-05-29  |  

  成人掌控下的自然教育,很可能走向狭隘化和功利化,甚至许多成人仅将其简单视为种植花草或领养宠物。就像蒙台梭利所批判的,“大自然逐渐被我们的概念窄化成种些小花草,豢养这些我们赖以为食、为工具或为防御的家禽或家畜。”

  与成人相比,作为自然之子的儿童与自然有着更为深层的联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在自然教育中,不是“有知”的我们带孩子,而是“无知”的孩子带我们,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图片儿童是自然教育的中心跟随儿童的脚步,我们便能缓慢感受与自然的关系。他们没有成人的“钟表时间”意识,不是听从于“脑”而是听从于心,听从内在流动的时间节奏。每到一个地方,孩子不是匆忙“看”风景,而是在这个地方细细地观察、慢悠悠地探索。一只爬行的蚯蚓,或是一个蚂蚁窝、一朵花、一棵被人忽视的草,都可能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就拿一只蚂蚁来说,我们匆匆看风景时根本不会觉察到它的存在,可是当我们慢下来静下心,与孩子一起感受这只蚂蚁,便会同他们一样有很多有趣的问题:这只蚂蚁从哪来的呢?要去哪儿呢?它是怎么爬的呢?它的家在哪儿呢?它的父母呢?它吃什么呢?

  在种种追问和探索中,我们便与这只蚂蚁有了更深的联系。女儿带我一起漫步就是这样,她会关注到很多我不曾留意的微小的事物。有一次她看到一只蚯蚓,接着又寻找到了不远处蚯蚓的家,便很开心地问我:妈妈,蚯蚓是怎么建造的家呀?它的家怎么没有门呀?我当时不禁哑然: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无用”的问题呢!正是有了孩子的带领,置身于他们的时间节奏中,我们才能同他们一道感受到看似“无用”却极有趣的生命存在。

  孩子带领我们去感受自然,我们便会在自然中用心“感受”生命的另一种美丽。由于孩子与自然之间没有知识的阻隔,他们对自然更多的是生命深处天然的“感受”。当我们与孩子一起慢下来,静静地在自然中探索,便会惊讶于那叫做“花”或是“树”的存在,我们其实对它们一无所知。当我们知道一种花叫做玉兰花,我们就以为真的认识了玉兰花,事实并非如此。有的孩子看到玉兰花时便问:玉兰花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子呢?是的,为什么呢?成人只能哑然。

  图片孩子往往不被“有名”的景点吸引,其兴趣永远不是“外在”的精致,“凹凸不平的一角”作为更为有趣、更为原始的自然存在反而成了他们精神的 “大礼堂”。其实,那些所谓有“名气”的景点,人们蜂拥而至也许只是去享受“到此一游”的满足感。跟随孩子的脚步,即便在墙角,或是路边,我们都有可能找到一片可以敞开心扉的“乐园”,并与这个地方发生真正的精神联结。

  爱默生曾讲道:“对于成年人来说,太阳照亮的只是他们的眼睛,但对孩子们来说,太阳却能透过他们的眼睛照进他们的心田。”当我们跟随孩子时,我们仿佛再次拥有了童年,也真正地拥有了自然!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