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概念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启示(3)

2016-04-06  |  

  5、隐蔽性。受自身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通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甚至只是头脑深处的一种朦胧意识,往往难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虽然如此,但前概念作为学生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自我认知却是实质存在的,只是需要一定的情境才能很好地回忆与表达。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以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表述对某种现象的解释,很多学生往往无从回答;而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图片、视频、实验等),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在某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有话可说,就意味着头脑中的前概念由隐蔽转向了开放,师生双方才能找到教学的起点。前概念的隐蔽性提高了科学概念教学的难度,教师一定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二、前概念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1、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才能找准教学的始发点。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生为本”,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设计。换而言之,只有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且有价值的教学。如果明确这一点的话,教学的始发点应该是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就科学教学来说,科学概念是学生的学习重点。那么,明确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就意味着找准了科学教学的始发点。

  笔者曾于2003年参加省优质课赛课并获一等奖,执教的是三年级《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在课前的多次试教中,笔者发现随着“探寻比较三只瓶内水多水少的方法”这一环节教学时间的不断延长,学生找到的比较方法也越来越多。而这些源于学生前概念的比较方法的增多,能更好地指向“用同一标准才能比较水量”这一科学概念的学习。反思这堂课的成功,就在于笔者通过探究活动明确了学生的前概念,找准了教学的始发点,后续的教学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小学自然教学的前辈刘默耕先生曾有教学中存在着“此岸”与“彼岸”一说:“彼岸”是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而“此岸”则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到达科学概念的“彼岸”,必然要从科学概念的“此岸”出发。而这个“此岸”,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如果我们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前概念,就失去了教学的始发点。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没有良好的开端,一切教学都不会成功。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