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卷五十一 职官考五(4)

2016-05-03  |  

  侍郎

  汉置中书,领尚书事,有丞、郎。魏黄初初,中书既置监、令,又置通事郎(《魏志》曰掌诏草,即汉尚书郎之位),次黄门郎。黄门郎己署事过,通事乃署名;己署奏以入,为帝省读书可。後改通事郎为中书侍郎(明帝诏举中书郎,谓卢毓曰:"得人与否,在卢生耳!"又魏末张华迁掌兼中书郎,朝议表奏多见施用)。晋置四员。及江左初,又改为通事郎,寻复为中书侍郎。其职副掌王言,更入直省五日,从驾则正直从,次直守(张华兼中书郎,从驾征锺会,掌书疏表檄。嵇含为中书郎,书檄雲集,含初不立草)。宋中书侍郎,进贤一梁冠,介帻,绛朝服,用散骑常侍为之。齐、梁皆四人。梁以功高者一人主省内事。陈因之。後魏、北齐置四员。隋初为内史侍郎,亦四员。炀帝减二员,改为内书侍郎。唐初为内史侍郎。武德三年,改为中书侍郎。龙朔以後,随省改号,而侍郎之名不易(旧制正四品,至大历二年升从二品)。员二人,掌侍从献替、制敕册命、敷奏文表、通判省事。

  宋制,侍郎掌贰令之职,参议大政,授所宣诏旨而奉行之。官制行,以尚书右仆射兼,又别置侍郎以代参知政事。建炎初,复改侍郎为参政。

  舍人

  中书舍人。魏置中书通事舍人,或曰舍人、通事,各为一职(魏明帝时,有通事刘泰),晋江左乃合之,谓之通事舍人。武冠,绛朝服。掌呈奏案章。後省之,而以中书侍郎一人直西省,即侍郎兼其职而掌其诏命。宋初,又置中书通事舍人四员,入直门内,出宣诏命。凡有陈奏,皆舍人持入,参决於中,自是则中书侍郎之任轻矣。齐永平初,中书通事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谓之"四户",权倾天下(茹法亮久为中书通事舍人,後出为大司农。中书势利之职,法亮恋之,垂涕而去。又荧惑入太微,太尉王俭谓武帝曰:"天文乖误,此由四户。"帝纳之而不改),与给事中为一流。梁用人殊重,简以才能,不限资地,多以他官兼领。後除"通事" 字,直曰中书舍人,专掌诏诰,兼呈奏之事(裴子野以中书侍郎、鸿胪卿掌兼中书通事舍人,别敕知诏诰)。自是诏诰之任,舍人专之(魏晋以来,诏诰并中书令及侍郎掌之,说在《中书令篇》)。陈置五人。後魏有舍人省,而不言其员。北齐舍人省掌署敕行下,宣旨劳问,领舍人十人。後周有小史上士二人,此其任也,属春官。隋内史舍人八员,专掌诏诰。炀帝减四人,後改为内书舍人。唐初为内史舍人,至武德三年,改为中书舍人,置六员。龙朔以後,随省改号,而舍人之名不易。专掌诏诰、侍从、署敕、宣旨、劳问,授纳诉讼,敷奏文表,分判省事。自永淳以来,天下文章道盛,台阁髦彦无不以文章达。故中书舍人为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诸官莫比焉(按:後汉章、和以後,尚书为机衡之任。尚书郎含香握兰,直宿於建礼门,太官供膳,奏事明光殿,下笔为诏诰,出语为诰令。曹公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则秘书之职近密,尚书之职疏远。魏文帝初,改秘书为中书,自後历代相沿,并管枢密。而後汉尚书郎,非今之尚书郎,乃中书舍人也。武太后临朝,天授元年,寿春郡王盛器兄弟五人初出閤,同日受册,有司撰仪注,忘载册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阙礼,宰臣相顾失色。中书舍人王〈孛攵〉立召小吏五人,各令執筆,口授,分寫同時,須臾俱畢,詞理典贍,时人叹服。景龙四年六月二日,初定内难,唯中书舍人苏頲在太极殿後,文诏填委,动以万计,手操口对,无毫釐差误。主书韩礼、谈子阳转书诏草,屡谓頲曰:"乞公少迟,礼等书不及,恐手腕将废。"故事,舍人六员,各押尚书省一行,天下众务无不关决。开元二年十一月,紫微令姚崇奏:"紫微舍人六员,无一头商量事,诸舍人同押连署状进说。凡事有是非,理均与夺,人心既异,所见不同者,望请别作商量,连状同进。若状语交互,恐烦圣思。臣既是官长,望於两状复略言二理优劣,奏听进止,则人各尽能,官无留事。"敕曰:"可"。因是舍人唯知撰制,不复分知机务。既文书填委,遂令书录委之堂後人,其权势倾动天下,姚竟因主书赵诲赃犯所累罢相。姚诚多才,而隳政擅权,以成斯弊,可哀也)。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