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卷四十八 河南三(9)

2016-05-04  |  

  千金?曷在府城北。《洛阳记》云:在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旧堰?水入洛阳城。晋河间王?将张方逼洛阳,决千金?曷,京师水碓皆涸,是也。永嘉初,李矩为汝阴太守,与汝南太守袁孚修洛阳千金?曷,以利漕运。晋咸和三年,刘曜攻后赵将石生于金墉,决千金?曷以灌之。唐初,罗士信伐王世充,拔其千金堡。盖于千金?曷傍筑堡也。又千金?曷,一名五龙?曷,亦曰九龙渠,亦曰九曲渎。后汉建武中,司空王梁引?水以溉京都,渠成而水不流。后张纯堰洛而通漕是渠,引?水历?曷东注。魏文帝使都水使者陈协更修此堰,谓之千金?曷;积石为?曷而开沟渠五,因谓之五龙渠。太始七年,大水荡坏。晋元康七年,更于西开泄,名曰代龙渠。凡更开二?曷二渠,亦曰九龙渠。后魏太和五年,又尝修治,亦谓之九曲渎。傅畅《晋书》:河南十二县薄言陈协凿运渠,从洛口入,经巩县西,注九曲渎,又西至洛阳东阳门,会于阳渠。是也。

  阳渠在府东。旧《志》:在故洛阳城南。汉建武二十三年,张纯奏穿渠引洛水为漕处也。《洛阳记》以为周公所作。《述征记》:东城有二石桥,旧于王城东北开渠引洛水,名曰阳渠,东流经洛阳,于城东南回通出石桥下,运至建春门以输常满仓。《水经注》:上东门外石桥右柱铭曰:阳嘉五年,诏书以城下漕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乃作石桥。此即阳渠与?水回通处也。唐乾元二年,史思明陷郑州,西窥洛阳,李光弼去洛而迁河阳。时贼游骑已至石桥,诸将请曰:自洛城而北乎?当石桥而进乎?光弼曰:当石桥而进。部曲坚整,贼不敢逼。又后唐同光四年,李嗣源入汴,帝自汜水西还,至石桥西,置酒悲涕,乃入洛城,即故上东门外之石桥也。

  大阳三渠在府南十里。旧分洛水以溉田。本一渠,后析为三:中曰中渠,北曰青渠,东曰莽渠,合名大阳。又漕口渠,在城东北。宋开宝九年,幸西京,发卒自洛城市桥,凿渠至漕口三十五里,以便馈运。又有通津渠,在城南三里。《元和志》:隋大业初,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碛渠,东北流入洛水。金水河,在城西二十里,自新安县流入。《志》云:隋时引水绕皇城,因名。下流入涧水。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