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卷一百十三 云南一(8)

2016-05-04  |  

  滇池、

  滇池,在云南府城南。一名昆明池,亦曰滇南泽。战国时,楚将庄?乔灭夜郎,至滇池,以兵威略定其地,又使部将小卜引兵收滇西诸蛮,是也。汉元封中,欲讨昆明。以昆明有滇池,方三百里,乃于长安西南穿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征南中,至滇池。常璩《南中志》:滇池县有泽水,周回二百余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长老相传,池有神马,交则生骏驹,俗称之曰滇驹,日行五百里。《南行录》:滇池亦名积波池,周广五百里,盘龙江、黄龙溪诸水之所汇也,称南中巨浸焉。池中有大小卧纳二岛,水之下委为螳螂川,萦回安宁州治,过富民县而北,达武定府东北界,注于金沙江。今城西南八十里为海口大河,即滇池导流处也。《滇记》云:郡城,金马、碧鸡二山东西夹护,商山北来而环列于前,中开一大都会。滇池受邵甸牧羊山诸泉及黑白龙潭、海源洞诸水,汇为巨浸,延袤三百余里,军民田庐环列其旁。而泄于稍西一小河,又折而北,不见其去,故又名滇海。《元史》:至元中,张立道为云南劝农使,以昆明池夏潦必冒城郭,乃求泉源所出,泄其下流,得良田万余顷。明初,傅友德、沐英驻守云南,皆事屯田。而滇池之水皆首为灌溉之利。

  西洱河。

  西洱河,在大理府城东。源出邓川州浪穹县北二十里罢谷山,汇山溪诸流,又合点苍山十八川而为巨浸,下流合于样备江,即古叶榆泽也。相传黑水伏流别派自西北来,会于太和县东而为洱河。《后汉志》注谓之冯河,亦曰叶榆河。《水经注》:诸葛平南中,战于榆水之南是也。亦曰珥水,以形如月抱珥也。一云如月生五日。亦曰洱海,亦曰西洱海,杜佑谓之昆弥川。汉武帝象其形,凿以习水战,非滇池也。古有昆弥国,亦以此名。隋开皇十七年,史万岁击南宁叛爨,至南中,过诸葛亮纪功碑,度西洱河,入渠滥川见昆阳州,行千余里,破其三十余部。唐武德四年,?州都督韦仁寿检校南宁,将兵五百,循西洱河,开地数千里,置七州十五县。贞观二十二年,梁建方讨松外蛮,破走之。于是遣使诣西洱河,谕其酋帅归附者七十余城。复遣奇兵自?州道千五百里,掩至西洱河,蛮帅杨盛骇惧请降。其西洱河蛮酋杨栋,东洱河蛮酋杨敛等,俱请入朝。或曰即一洱河,而蛮分东西为界也。永隆元年,吐蕃陷安茂城城在四川茂州西南徼外,以兵据之,由是西洱诸蛮皆降于吐蕃。《新唐书》:繇郎州走三千里,达西洱河。天宝九载,鲜于仲通伐南诏。十一载,李宓又伐之,皆败于西洱河。河形如人耳,周三百余里。中有三岛、四洲、九曲之胜。三岛者,一曰金梭,一曰赤文,一曰玉几。金梭岛亦名罗签岛,洱河东北岸有青巅山,岛在其南。玉几岛亦名浓禾岛。以形如几案,故名。亦曰玉案,在洱河东岸。赤文岛亦名赤崖岛。四洲者,一曰青沙鼻,一曰大贯氵朋,一曰鸳鸯,一曰马帘。九曲者,一曰莲花,一曰大鹤,一曰幡矶,一曰凤翼,一曰萝莳,一曰牛角,一曰波岝,一曰高岩,一曰鹤翥也,皆可田可庐。而大鹤洲随水浮沉,冬夏不改。河绕城而西南流,会于样备江。波涛千顷,澄泓一色,因谓之西洱海。《志》云:洱河绕城西南,繇石穴中出。石穴即天桥东岸。有分水崖,俨如斧划。渔人谓自岸下分水为两,南河北海,咸淡不类,河鱼不入海,海鱼不入河。元郭松年《行记》曰:洱水涉历三郡,氵亭蓄紫城。东北自河首,南尽河尾。汪洋浩荡,波涛于两关,周回百有余里。今西洱河袤百里,广三十里,盖汇群流而成。苏轼曰:南诏有西洱河,即?柯江。误矣。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