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第八十一章

2016-07-18  | 十章 道德经 道德 

  原文:

  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注释:

  1、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辩:巧辩、能说会道。

  4、博:广博、渊博。

  5、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

  6、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

  7、多:与鈥溕兮澫喽裕舜σ馕湻岣烩潯

  8、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9、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

  引语: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鈥溞叛遭潯⑩溕菩锈潯⑩溦嬷澙匆笞约海鞯秸妗⑸啤⒚涝谧陨淼暮托场0凑绽献拥乃枷耄褪侵毓橛阝溒逾潱氐矫挥惺艿轿闭⒅乔伞⒄返仁浪椎奈廴局拘浴U潘扇缢担衡準澜缟系氖挛锒嘀侄嘌缁嵯窒蟾鞘指丛樱绻サト隙ㄢ樞叛遭櫠际遣幻赖模樏姥遭櫠际遣恍诺模烩樦哜櫠际遣徊┑模槻┱哜櫠际遣恢模饩推媪恕2荒芩凳澜缟险妗⑸啤⒚赖氖挛镉涝恫荒芡骋唬荒芑ハ嗯懦狻V恢湟唬恢涠蔷筒幻馐加诒缰しǘ沼谛味涎Аb澏源耍颐堑谷衔挥斜匾幼置嫔峡燎罄献樱裨蚓突崞牖蚯饫献拥脑狻F涫担谌粘I钪校嗣且餐饷此担衡溨已阅娑潯⑩溋家┛嗫阝潯L秸庑┗昂螅蟾藕苌儆腥巳プ昱=羌猓次剩耗训乐已远际悄娑穆穑磕训懒家┒际强嗫诘穆穑克裕献拥恼庑┚洳⒉淮嬖诰曰奈侍狻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第八十一章》摘要:话。 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辩:巧辩、能说会道。 4、博:广博、渊博。 5、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 6、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 7、多:与少...
相关文章不宜“老道”处之读经和背诵
我的老子是个穷人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初探
《民国春秋》在线阅读(总目录)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七章 无奈的“金刚计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六章 经营“家天下”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五章 大军进藏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四章 残喘台湾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三章 海南岛战役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二章 山倒西南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一章 开国大典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章 进军华南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三十九章 鏖战大西北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