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春秋》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双十二兵谏

2016-09-21  | 十七路军 陕北 蒋介石 

  12日4日,蒋介石由洛阳乘专车再度去西安。与此同时,蒋系高级将领蒋鼎文、陈诚、卫立煌、陈继承、朱绍良、陈调元、万耀煌、邵元冲、钱大钧等十几员大将,以及南京政府大员蒋作宾、张冲、蒋百里等接踵而至,麇集西安。蒋的嫡系军队也纷纷开进潼关,最新式的战斗机一队队飞到西安机杨降落。一时间,西安城火药味十足,天空飞机隆隆,街上战车奔驰,蒋系特务、宪、警趾高气扬。蒋介石更是踌躇满志。

  次日,蒋介石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师以上军官分别谈话,要他们听从他的命令,继续彻底“剿共”。军官们表面上唯唯诺诺,口称服从命令,谁也不敢说心里话。蒋介石又产生了错觉,以为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还是可以供他驱使的。于是,他便和张学良、杨虎城摊牌,向他们提出两个办法,逼迫他们明确表态。一是服从 “剿共”命令,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全部开向陕北前线,向陕北红军“进剿”,中央军在后面接应督战;二是若张、杨不服“剿共”,则将东北军调到福建,十七路军调到安徽,将陕甘两省让给中央军“剿共”。

  张、杨当然不愿接受第一个办法。但他们又深知照第二个办法,两军一旦离开西北,离开红军,三位一体解体,必将为蒋介石所消灭,那无异是自投陷阱,自取灭亡。蒋介石气势汹汹地逼迫张、杨作最后的选择,毫无其他通融的余地。

  张、杨协商决定,再对蒋介石善劝,尽力说服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如果软的不行,只好来硬的,把他扣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

  张学良来到华清池,蒋屏退左右。张学良道:“当前的国内形势只有先对外,一致抗日,才不负全国人民所望,才是国家唯一图存的道路;全体东北军,特别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抗日情绪激昂,前线各部队准备自动组织援绥抗日,我自己也可亲自上前线指挥;为领袖着想,不能不披肝沥胆相劝。

  ……”

  张说话问,声泪俱下,蒋先是无动于衷,继尔严斥张幼稚无知,受共产党盅惑。最后竟拍案狂叫:“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政策也不能改变!”

  张学良从华清池回到西安,对杨虎城说:“失败了!”他建议杨再去劝蒋。

  杨去华清池,蒋介石便说:“虎城,张汉卿年轻幼稚,容易受人欺骗,你和他一地共事,要多加开导,以免误入歧路!”杨虎城回道:“张副司令年轻有为,思想敏捷,指挥果断、得当,甚孚众望,是一位难得的将才,很值得虎城效仿。”

  蒋介石瞪了杨虎城一眼:“他和‘共匪’暗中勾结,你也效仿?”

  杨虎城语句缓和地说:“委员长,请听虎城进一言。我们国家和民族已到了危急关头,不抗日是没有出路的。依我之见,红军的问题宜采取和平方式解决,不宜用兵。不然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蒋介石未等杨说完,挥挥手说:“你也是荒谬之论!对付共匪的唯一办法是军事解决!红军必须交出武装,听从政府的命令,予以遣散。如果顽抗,我们以数十倍的兵力,三面合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把他们消灭。虎城,你和张汉卿不同,你是本党老同志,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应当知道我们同共产党是势不两立的。请相信我,消灭共产党,我会领导你们抗日的。你是忠于党国的,一定要珍视自己的锦绣前程,‘剿共’有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

  杨虎城见再谈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是便站起告辞。

  蒋介石为催促东北军将领执行“剿共”计划,邀请刘多荃和王以哲两将军去临潼吃早餐。饭后,蒋先对刘说:“你对剿共有什么意见?”

  刘沉思一下说:“中下级军官全想留着力量,准备打回东北老家去。”

  蒋很不高兴地说:“自从‘九·一八’后,国人对你们东北军很不原谅,现在剿共战事仅剩最后5分钟了,我是给你们东北军一个立功的机会,你们要理解我的用意,服从命令,努力剿共,方是你们应持的态度。”

  蒋又满脸怒气地对王以哲说:“你军部的电台经常和共产党通报,你还以为我不晓得,我早知道你们这些举动!希望你们即刻悬崖勒马,将功补过。”

  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日,西安大、中、小学校学生1万余人开纪念会,并举行游行示威,到绥靖公署、政府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学生队伍到陕西省政府请愿时,特务开枪,打伤小学生一人,激起学生们的极大愤慨,列队直奔临潼,向蒋介石请愿。

  蒋介石得到消息,骂道,“娘希匹,这些学生娃子要造反啦!”

  他命令族侄、侍从室组长蒋孝先指挥宪兵2团,堵截游行队伍。命令蒋孝先说:“对不听劝阻的暴徒,一律格杀勿论!”

  蒋介石还打电话给张学良说:“西安的学生娃子受共产党的煽动,要到临潼来找我闹事,令你立即出动部队,途中加以阻拦,如有暴徒不听劝阻,格杀勿论!听到没有?格杀勿论!”

  蒋孝先率领宪兵2团开到十里铺和浐河桥一线严阵以待,在两旁的高崖上架起一排排机关枪,并出动了大批骑兵,准备对学生进行血腥镇压。

  张学良急乘汽车赶到十里铺,抢到游行队伍前面停车,张从车上下来,跳到路旁一个土坎上,面对学生,心情沉痛地说:

  “各位同胞,各位同学,你们的救国热忱,我是非常钦佩的,只是今天时机不早,不如请大家先回去,把请愿书交给我,由我代你们向蒋委员长陈述,比你们去还要快些。”

  “不,必须由委员长答复我们的请愿要求!”

  张学良又劝阻说:“你们的救国志愿,我并不阻挠,只是政府不满学生干预国事,你们此去必触怒最高当权者。我为保护你们,不忍见你们去流血牺牲。”

  学生高呼:“我们愿为救国而流血,愿为救国而牺牲,死在救国路上是光荣的!”学生们哭声和呼喊声连成一片,撼天动地!

  张学良心头一热,声泪俱下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同胞们,我张学良不是不救国。自从失掉东北4省,全国人民无不骂我张学良,我何尝不想打日本强盗?可上级不许我打。我与日寇有杀父之仇,是不共戴天的,我的最后一滴血,是要流在抗日战场上的,请你们相信我。我是国家的军人,不是蒋某人的走狗!如果我欺骗你们,我张学良愿被你们处死。”

  请愿学生见张学良这番表示,同声高呼:“拥护爱国的张副司令!”尔后整队返回西安。

  张学良驱车来到华清池,向蒋介石报告学生请愿情况。蒋怒斥张学良说:“你是代表学生呢,还是代表我?你到底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还是站在国家大员的立场?”

  张学良同蒋介石争论到深夜,蒋拒纳忠言。蒋在日记中写道:“张学良为人,小事精明,而心志不定,可悲也!”

  蒋介石恼怒未消,提笔给邵力子写便函:

  力子主席兄勋鉴:

  可密嘱驻陕《大公报》记者发表以下消息:“蒋鼎文、卫立煌先后皆列西安。闻蒋委员长已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亦来谒蒋,闻将以军政部次长名义指挥绥东中央各部队云。”但此消息不必交中央社及其记者,西安各报亦不必发表,为要!

  中正

  12月9日蒋介石对张学良已经绝望,以此刺激执拗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等人。

  张学良回到西安同杨虎城商量。杨虎城道:“民众和军队对老蒋的愤恨情绪,都是箭在弦上。扣蒋的时间不能再迟延了,万一你我错失良机,控制不住形势,发生骚动,那就更危险!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张学良说:“先礼后兵,仁至义尽,今天我们再劝他一次,这是最后一次。他再不听,我们也算对得起他。”

  杨虎城摇摇头:“依我看,凭嘴说是没用的。咱俩轮番去闹,万一他看出马脚,立即上车走了,反而不妙。”

  “这个人很傲,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目下还看不出他有提防的迹象。”

  最后,杨虎城同意张学良明天再去试试,并设法把蒋稳往。

  12月10日,张学良又到临潼,蒋介石一见他,就没好气地说:“我还要问你,昨天学生闹事,你为什么不用机枪扫射他们?”

  “我的机枪是打日本的,不打爱国学生!”张学良回道。

  蒋吼道:“‘九·一八’,日本人在你鼻子底下,你为什么不打?”

  张学良刹那间怒火万丈:“你下令不让打么,我怎么打?我那时患重病,躺在协和医院,我还打电报请示你,你又不是不知道!”

  蒋介石双目怒睁,无言以对。

  张学良又道:“全国人民都要求抗日,倘再一意孤行,蛮干到底,必将成为民族罪人,袁世凯第二。”

  蒋介行“啪”地拍案而起:“全国只有你一个敢这样诬蔑我!你,你太放肆了!”

  至此,哭谏、委婉劝说都失败了,张、杨便决心冒生命危险,逮捕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介石抗日。

  12月11日夜,张、杨对捉蒋作了具体部署。由东北军张学良的警卫营和105师担任到华清池捉蒋和西安到临潼线的警戒;并电令兰州的东北军解除该地的朱绍良部武装,扣留其在兰州的飞机。十七路军杨虎城部队,负责拘禁西安城内蒋系军政要员,解除城内蒋系部队和宪兵、警察的武装,封锁机场,扣留飞机。

  午夜11时,张学良、场虎城分别召集在西安的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将领,宣布实行捉蒋、逼蒋抗日的决定和计划。

  12月12日清晨5时,东北军警卫营的孙铭九根据张学良的命令,袭击了临潼华清池蒋介石的住所。不料被蒋的卫队发现,双方展开激战。蒋的侍从室主任钱大钧被击伤,蒋介石闻听枪声,以为是红军打进来了,吓得发抖,披着睡衣,拖着鞋就向外跑。在翻越围墙时跌进墙外七八尺深的乱石沟里,脊骨摔伤了,脚也碰破了,并丢了一只鞋。他顾不得疼痛,跌跌撞撞地往山上爬,后由他的贴身侍卫、族侄蒋孝镇背到骊山山腰,在虎畔石后的中岩洞里躲藏起来。

  孙铭九等闯进蒋的住所五间厅,不见蒋的踪影,但见衣帽、斗蓬仍在床边,假牙、皮包放在桌上,被窝还有余温,估计未逃太远,便分头搜索。一个战士发现后墙边有一只鞋,孙铭九率队搜索骊山。

  张学良得到报告蒋介石下落不明,焦躁不安,深恐蒋介石身遭不测。他对杨虎城说:“如果发生意外,将贻害大局。我张学良便成为千古罪人。我割下自己的头,请你送到南京请罪,绝不能因此而打内战。”

  8时许,警卫营战士捉住了蒋孝镇。孙铭九问他:“委员长在哪里?”

  蒋孝镇颤抖着回头向山上一看,示意蒋介石在山洞里。警卫营班长陈思孝向孙铭九报告说:“委员长在这里!”

  蒋介石抖抖索索地喊道:“我是委员长,不要开枪,你们不要开枪!”蒋走出洞口见十几枝枪口对着他:“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孙铭九答道:“张副司令让我们来保护委员长,请委员长进城!”

  因蒋介石腰部摔伤,由警卫营连长王协一背着下山。兵士把蒋介石抬进小汽车,护送他到西安。

  警卫营在袭击华清池战斗中,活捉了蒋孝先,因蒋作恶多端,被警卫营就地枪毙。

  在东北军去临潼捉蒋的同时,十七路军也按预定计划行动。由城防司令孔从周率警备第1旅、炮兵团和宪兵营解除了宪兵第2团、陕西省保安处、省公安局大队和西安城内外中央系统的武装。十七路军还控制了飞机场、火车站、银行、邮电局等;扣留了停在西安飞机场上的5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以及空军人员。

  十七路军包围了西京招待所,逮捕了住在那里的蒋记军政大员。邵元冲听到枪声,跳窗逃跑,被流弹击成重伤,送医院不治而亡。搜捕军政大员集中点名,西北 “剿匪”前敌总司令蒋鼎文、第六军总指挥朱绍良、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还有卫立煌、蒋百里、蒋作宾、李基鸿、万耀煌、陈继承等,就是不见陈诚。士兵立即搜查,在大厅后一间烧火室里发现一个空啤酒箱子微微动弹,踢开箱子,见一个人曲身趴在地下,抓住衣领揪起来一看,果然是陈诚。原来陈诚身带处分张学良、杨虎城的绝密文件,听到枪声,他即撕毁文件投入抽水马桶,用水冲下,然后逃到那里躲藏。

  在兰州,东北军接到张学良的电报,解除了朱绍良部队的武装,并控制了飞机场。

  蒋介石被孙铭九等押送到西安新城大楼的一个房间内。张学良让他稍微休息一下,便去见他。蒋见他进来,神色突变,端坐在椅子上。张学良谦和地说:

  “委员长,您受惊了!”

  蒋介石不理睬。张学良问第二遍,蒋介石突然站起,怒喝道:“我不是你的长官,你也不是我的部下,你不要叫我委员长!”

  张学良变色道:“不承认我是你的部下,我还可以以人民的资格同你讲话。”

  “我问你,这件事是你的部下干的,还是你干的?”

  “是我让部下干的。”

  “你的胆子也太大了!”

  “我是拥护你领导抗日,完全是为了国家,对你并无恶意。”

  “既然是为了国家,应先送我回洛阳,问题在洛阳谈。”“说得轻巧!抗日之事,岂容搪塞!你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坚持从前那一套,那只有让群众公裁。”

  两人争吵起来。

  张、杨在扣蒋同时,撤销了内战指挥机关“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为主任委员,杨虎城为副主任委员,董英斌为参谋长。任命孙蔚如为西安戒严司令,赵寿山为公安局长;通令释放政治犯;成立政治设计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张、杨交议的问题或提出政治建议;又组织了抗日援绥军,以孙蔚如为抗日援绥军第1军团长,王以哲为副军团长,马占山为抗日援绥骑兵集团军总指挥,郭希鹏为第一军团骑兵指挥官,何宏远为第一军团炮兵指挥官,还接管了西安的报纸和广播电台,特请史沫特莱主持对外英语广播。

  政治设计委员会根据张、杨两将军的指示,很快拟出8项救国主张,即:

  (1)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2)停止一切内战。

  (3)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4)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5)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6)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之政治自由。

  (7)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

  (8)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张学良带着8项救国主张文稿去西京招待所向被扣的蒋记军政大员宣读,要他们在文稿下签名。陈诚签名后,还特地说了几句话:

  “汉卿,我有一句最当紧的话:就是咱们自己人什么事都好办,什么话都好商量,但是你千万别让戴红帽子的来。他们一插手,我们都得完蛋。”

  张学良哈哈大笑:“共产党也是爱国的,爱国家者都是讲道理的。天下为公,用不着怕他们。”

  签名的有:张学良、杨虎城、朱绍良、马占山、于学忠、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钱大钧、何柱国、冯钦哉、孙蔚如、陈继承、王以哲、万耀煌、董英斌、廖澄流等。张学良、杨虎城将此8项救国主张连同签名,通电全国。

  张学良又致电毛泽东说:“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介石及其重要将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并望红军全部速集于环县一带,以便共同行动,防胡(宗南)敌北进。”

  张学良还分别致电孔祥熙、宋子文、宋美龄等,说明只要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绝对保证蒋的安全。

  12月12日(双十二)下午,消息传到南京,国民党中央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争争吵吵,各执己见,何应钦,戴季陶、居正、吴雅晖等主张讨伐西安;李烈钧、孙科、冯玉祥等主张和平解决。一直闹到13日凌晨3时,通过剿抚兼施决定;以何应钦为讨逆总司令,刘峙、顾祝同为东西两路集团军总司令,准备对西安进行武力讨伐,同时以于右任、张钫为陕甘宣抚使,前往西安。

  野心勃勃的何应钦见蒋介石被扣,以为东山再起的机会到了,便以军政部长的身份就势揽住军事大权,命20个师的中央大军,沿河南、陕西边境向前推进,命集中在洛阳的轰炸机,飞往西安上空示威。何应钦的锦囊妙计是:经过“讨伐”救出委员长,他是救蒋第一功,倘或因为轰炸西安而葬送了委员长,他是继蒋第一人。原来何应钦在1927年12月参与“逼宫”事件,使蒋介石第一次狼狈下野后,丧失了蒋对他的信任,他伴君如伴虎,战战兢兢地渡过了近10年。西安事变的消息传来,他兴奋到了极点,同朱培德、戴季陶、居正、吴雅晖、叶楚伧等主张不惜玉石俱焚,明令“讨伐”。何应钦3昼夜未合眼,进行军事部署。戴季陶、居正等急电正在德国养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要他克日返国。蒋“不幸”时,由汪精卫出掌行政大权,何应钦执掌军权。

  冯玉祥同蒋介石、何应钦面和心不和。他眼见着何趁机捞去军有大权,对何耿耿于怀,却也无可奈何。张学良,杨虎城给冯玉祥发来了一封电报:“务祈迅即命驾来陕,共策大计。”何应钦大作文章,说冯玉祥与张、杨勾结,寻机把他逮捕干掉。冯宅前前后后,出现了暗探特务。

  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等亲英、美派,在上海得到“西安事变”消息,如遇晴天霹雳,震骇莫名。他们带着蒋介石的顾问端纳,连忙飞抵南京。

  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的活动,激怒了宋氏兄妹。他们与英、美大使馆紧急磋商,并请与张学良有厚交的端纳飞往西安探明真相。孔祥熙还给张学良发去电报说:“现弟对于国事,尚有种种意见,亟等奉商。尚希指定电台一处,以便随时通电,而免延误。”

  在国民党中央的会议上,何应钦同宋美龄激烈争吵,宋美龄说:“你这样做,玉石俱焚,万一把委员长炸死在西安,中央政府由谁来主持?”

  何应钦怒冲冲地说:“你女人家懂得什么?无见识,只知道救丈夫而已。国家之事,不要你管。”

  宋美龄潸然泪下:“你这样绝情,太辜负蒋先生了!”

  在宋美龄的要求下,孔祥熙以行政院长名义召开会议,作出先进行和平试探,派黄绍竑等前往太原,请阎锡山出面调停。

  日本政府公开声明,要求国民党政府实行“反共防共”,暗中支持何应钦“讨伐”张、杨,并唆使汉奸、特务潜入西安,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对蒋介石的义愤,煽动杀蒋。德、意帝国主义与日本相勾结,积极支持汪精卫回国。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民国春秋”第三卷 第三十三章 双十二兵谏》摘要:张学良、杨虎城摊牌,向他们提出两个办法,逼迫他们明确表态。一是服从 剿共命令,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全部开向陕北前线,向陕北红军进剿,中央军在后面接应督战;二是若张、杨不服剿共,则将东北军调到福建,十七路...
相关文章[爱国童谣] 大事记弘一大师的遗书
甘洒热血写春秋甘洒热血写春秋[伴奏]
《民国春秋》在线阅读(总目录)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七章 无奈的“金刚计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六章 经营“家天下”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五章 大军进藏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四章 残喘台湾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三章 海南岛战役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二章 山倒西南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一章 开国大典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四十章 进军华南
《民国春秋》第四卷 第三十九章 鏖战大西北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