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家风的重要性

2023-05-19  |  

林伯渠是我们党和国家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邓小平评价他是“彻底的革命派”。他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林伯渠曾在日记本上写下“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这十个大字,并郑重地在上面盖上自己的名字,作为时刻让自己保持警醒的座右铭。林伯渠是这样写的,甚至更是如此,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家风严于律己,堪称全党的楷模。

不要让孩子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

在日常生活中,林伯渠总是公私分明,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坚决反对特殊照顾。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高干子弟不能倚老卖老,不能搞特殊化。这是关系党的形象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

1946年秋,组织决定让林伯渠的女儿林丽到东北工作。林伯渠立刻答应了,并特意告诫道:“去了东北以后,你千万不要要求组织让你我用电报联系。“女儿听了非常不解。当时战火纷飞,亲人们在不同的战场上。他们想念彼此。电报是唯一的通讯手段。为什么父亲禁止呢?”原来,这是一个战争的关键时期。林伯渠深知,无线电资源是为解放战争服务的工具,绝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这是违反原则和专业化的。就这样,父女俩分开后就再也没有音讯,再见面也已经很多年了。

培养孩子对人民的感情。

在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期间,林伯渠辗转于各县进行调查研究。每次从西安或重庆回来,他都要拄着拐杖到住处附近的窑洞里走一圈,和老百姓聊天,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他尽管体弱多病,却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走遍全国和长城内外,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疾苦,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

不仅自己,林伯渠还特别注重从小事做起,耐心教导和启发孩子,培养他们对人民的感情。1938年2月,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林伯渠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女儿林丽。父女俩分别多年,有许多知心的事要谈,但林伯渠简单询问了一下家乡的近况,便问道:“你知道大米一斤多少钱吗?盐多少钱一斤。一尺布多少钱?“听到这个问题,女儿一时语塞。她以为父亲会告诉她一些革命的大道理,却没想到父亲会问到“粮、米、油、盐”等家务事。看到女儿的疑惑,林伯渠语重心长地说:“这些都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事情。如果你关心人民,你就必须关心这些事情。林丽突然明白了父亲这句问话的意思。许多年后,林莉回忆起这一次见面仍然历历在目,她后来说:“父亲对我说的这些话,其实是我上的第一堂政治课。”。

林伯渠还要求自己的孩子真正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1942年,林伯渠的小儿子林永三还不到3岁。林伯渠把他送到农村,让他了解农民是怎样生活、怎样劳动的,从小培养他对农民的感情。1956年,林用三初中毕业后,林伯渠让他从干部子弟学校到其他中学参加升学考试,过上半日制的生活,多和普通市民的子女接触,更全面地了解老百姓的真情况。

要求孩子们脚踏实地。

和所有的父亲一样,林伯渠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对他们更严格的要求。他告诉孩子们,“革命的路要一步一步走,靠父兄,求安逸,所以谈不上革命。

20世纪30年代初,林伯渠因革命的需要,到莫斯科工作。那时候,家里的孩子还小,他却依然不忘磨砺。他写信要求孩子们尽早参加社会实践,不要再做温室里的花朵。他把大儿子和二女儿送去打工,帮助母亲养家。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要学习做手工,掌握一门技能。

1947年初,胡宗南攻打延安时,林用三正在干部子弟学校读书。他的同学都说:“我真的要搬家了,爸爸会来接我的。“虽然他知道,为了和人民在一起,爸爸决定留下来,让家人随着大部队一起搬家。但他还是渴望在这个时候见到父亲,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山坡上,含泪望着通往延安的路...终于等到了父亲的消息,父亲却没有来接他,而是让警卫员送去一些边区硬币,并叮嘱他要听老师和大哥哥大姐姐的话,希望他在转移中争做行军的模范。7岁的林永三记住了父亲的嘱咐,用双脚走了2000多公里。在游行中,他也加入了儿童团,并被评为游行模范。第二年,父子团聚时,林伯渠高兴地说,“你长大了,变得懂事了。”。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