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

2006-07-12 中国青年报 作者:吴海鸿 | 农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农民工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11日讯 中国青年报报道:(记者 吴海鸿)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不仅是社会热门话题,也成为出版界关注的焦点。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长征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等形成了一股强劲“农民工出版潮”,并以其扎实的内容、详实的调查,真实反映了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我们不比北京的孩子差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收录了北京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胡竟《给政府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有时候,我自己都搞不懂我们是谁,用温暖的词来形容我们的话,别人就叫我们城市新移民,用准确的词来形容我们,就叫打工子弟,倒不如干脆称我们为弱势群体。我觉得用弱势群体这个词儿来形容我们会比较确切、准确。我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身份的低下,让我们觉得有些自卑,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们这代人,从小就生活在北京这个繁华的大城市,希望永久在这里生活,不希望回老家过那种贫困的生活。请给我们这些打工子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并不比北京的孩子差。”

  《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的内容是由“北京市外来人口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访谈记录和研究报告构成。本书对100例访谈记录进行了极为节制的删节,并统一用“×××口述实录”作为标题,保持了强烈的原生态色彩。每位农民工的打工史都饱含着无尽苦难和心酸。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部长韩俊在给《看看他们》所作的序言中写道:“每个人读了这100个进城农民的故事,心灵都会受到震撼。希望在我们的国家,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进城农民,理解进城农民,关心进城农民,关爱进城农民。期待着在我们国家各种阻碍城乡联系的体制壁垒能尽快消失,农民能充分享受到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

  随着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农村一些儿童伴随外出打工的父母流入了城镇。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在北京石景山区的一个垃圾场,《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的作者黄传会,遇到一个来自河南安阳的小女孩。她12岁了,从5岁开始就跟着父母捡垃圾。问她为什么还不去上学,她把头扭到一旁,默默地落泪了。就因为她是农民工的女儿,就因为交不起借读费和赞助费,便没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她那挂在腮边的晶莹泪珠,包含着不少委屈和无奈。

  2003年11月5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在京公布了我国9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历时1年,访问了1.2万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调查显示: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较高。

  “教育费用过高仍是流动儿童家庭面临的最大困难”。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荣指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要多交纳借读费、赞助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最多的一年多交了2.7万多元。”而农民工是城市经济收入最低的群体之一,三四人口的家庭,月收入只有800元~1200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赵树凯说:“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基础教育,门槛最低的应该是公办学校,却因为乱收费,逼得农民工的子女上不起学;而他们上得起的打工子弟学校,又要被取缔,这等于放弃了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赵树凯说。

  我们不仅出版畅销书,更要出有价值的书

  《我的课桌在哪里》的责编脚印认为,尽管以前有不少关于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但是看了黄传会的书稿后,还是非常的震惊,想不到在北京有近三四百所外来农民工子弟的学校,有几十万的农民工子弟在如此简陋、艰苦的环境中求学。这不再是个别现象,已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她认为《我的课桌在哪里》是对这样一个我们所有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呈现,而且是极其克制的呈现。本书通过深入的调查,全面反映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希望引起更多人对这个重大问题的关注。

  虽然有关专家、出版社对农民工类的图书评价很高,认为是一类值得推荐的好书,但对这类图书的市场前景并不看好。《看看他们》印刷了2.5万册,《我的课桌在哪里》印刷了1万册,《中国民工潮》只印刷了5000册。

  脚印也承认,农民工题材的书籍是非常有价值的图书,也是当前社会非常需求的书籍,但是未必能成为畅销的书籍。与这类书紧密相联的人群——农民工及其亲友,没有经济能力购买此类书;而富裕的城市市民,不会关心农民工的状况、恐怕也不会购买此类书。只有个别城市市民想购买这类书给自己的孩子看,将这些书作为教育孩子认识苦难的教材。

  关注弱势群体是我们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黄传会认为,农民工子弟上学的问题,不仅仅是上学本身的问题,而且这种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造成的对他们心理的伤害才是更为严重的问题。

  一位农民工子女在作文中写道:“那几年,给我影响最深的是我们的学校老被查封,每次查封,都会来许多警察和干部模样的人,还开来许多卡车,把学校的课桌椅全部拉走。最厉害的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那一次,我们刚刚升完旗,随着一声令下,有人封教室,有人搬课桌。校长哭了,老师哭了,我们学生也哭成一团……”

  顾明是一位农民工的孩子,最初在北京的一所公办学校上学。一次,顾明班上一位同学书包里的300元钱丢了,班主任怀疑是顾明偷的。从那以后,同学们都不跟他玩了。后来,他坚持转学到了一家打工子弟学校。

  这些出版物中不约而同地凸显一个问题:过去,农村孩子失学主要是由于自身家庭贫困的原因;如今,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失学,则让他们自身感受到了不公平。这些农民工子女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却始终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的只有歧视和偏见,这将会在他们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

  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徐永光说:“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

  农民工的孩子注定会成为城市的未来的公民。城市人应该懂得,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善待他们,就是善待自己。

  相关信息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作者:罗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 1.2 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 2000 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 9.3% ,近 100 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 100 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收效甚微。那么,原因何在呢?一是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较难操作。三是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如民工子女学生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等。四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有的地方甚至百般阻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兴办,或武断地加以取消。五是农民工收入较低,大部分还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面对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无奈地藏于心间。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2003 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市接受务工农民子弟学校时写下了这句话,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无限关怀。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少年本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是要认识到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其次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成千上万地递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克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再次要认识到农民工子女“懂事”,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总之,农民工子女也是公民,他们的父母也是国家的建设者,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自 1985 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正因如此,导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农民办”。农村税费改革和第三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可是,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三)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竭力增加投入,尽量降低成本,全面提供援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一是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二是将民工子女纳入教育招生计划,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关爱行动;三是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界限,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学校的“借读费”、“赞助费”;四是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基金,施行“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全面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入学。五是提供“富有爱心”的平等教育,保证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四)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李岚清曾说:“中国的教育事业,只靠政府这一个‘轮子'推动,发展速度总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另一个‘轮子'——民办教育的推动,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两轮”推动尤显重要和有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

  (五)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 当前,由于农民工子女入学较难,部分农民工产生“畏难”情绪,送子女入学不积极。对此,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工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应有而平等的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云南省镇雄县政府办)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摘要:育调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长征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等形成了一股强劲“农民工出版潮”,并以其扎实的内容、详实的调查,真实...
相关文章湖北农民工子女“无差别”就学许多教育专家关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
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教育让农民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
QQ音乐化身早教音乐专家,开启孩子的音乐天赋
竭尽全力争输赢?别让胜负欲左右了孩子
TutorABC&vipJr双十一数据告诉你,这些城市
西马幼儿园 举行大班“连体人运球比赛”
校内减负校外加 中国家长如何摆脱“高压教育”
南职院志愿者给永安小学带来有趣的手工贴画课
济南:民办幼儿园连年涨价,家长吃不消
《中小学生守则》改走亲民路线 更接地气
坚持做这10件事孩子摇身变学霸
国务院开展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排查工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