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2)

2008-10-18  |  

  师:谁来说一说你品尝到的茴香豆?

  生:(分别从茴香豆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形象生动。)

  师:(课堂总结)今天的语文课就上到这儿,作业是完成一则日记,题目可以是《孔乙己茴香豆》,也可以是《奚老师回来了》,还可以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行吗?

  生:(大声回答)行!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过后,他们在习作中写道:“我以前从没上过这样的语文课,今天真高兴啊!”“今天,出差的奚老师终于回来了,她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节语文课真令人难忘啊!”“对于孔乙己,我不太喜欢。但是‘孔乙己茵香豆’,我却吃了还想吃’,下次 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绍兴玩玩, 去鲁迅的故居看看。”

  …… 々“

  评析

  这确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课堂生活的快乐。剖析这堂课,我们可以发现:产生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执教教师充 分发挥了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

  1.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被唤醒了。观摩会上名师们开放的教学风格激发了教师彻底改革课堂教学的热情,回校后师生之间那份美好而温暖的情感叉让教师涌动起走出教科书进行真诚对话的欲望。教跟学生一起分享外出学习的感受显得更为需要、更有特别的意义。于是教师自己的一段经历便成了课程资源。当然,要是教师课程资源意识能够不依赖于这种特殊的心理情感状态而产生,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恒久的意识那就更好了。

  2.教师对课程资源有筛选能力。外出学习,教师的感受是极丰富的。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取舍,选取“绍兴历史文化名人——鲁迅。 鲁迅的代表作《孔乙己》、孔乙己这 个人物、‘孔乙己茴香豆…这些学生既感兴趣、易懂,叉富有教育意义的绍兴历史文化的经典内容娓娓道来,而对绍兴的历史文化总体情况只作简单的介绍。对于学生提出的“老师,这么长时阎你去哪儿了?”“你去那儿子什么?”“那儿的学生是否跟我们一样聪明?”则是一带而过。这样详略有致的内容安排是教师精心筛选的结果。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增进了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师生情感十 分融洽,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

  3.教师对课程资源加工、整合富有艺术情趣。说鲁迅一听孔乙己一尝“茴香豆”,从“说”到“听”,由已知到未知,一线串殊,连接自然。通过“尝”,教师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巧妙加工后自然地交融在:起。“茵香豆”成了文化载体,使学生对文化的感受显得那么真切,对祖国文化的爱也显得那么实在。之后,老师又让学生以“写”来转化所输入的信息以达成内化,并产生创造。教师给学生的命题是可选择的,又是富有情趣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现在此融为一体了。学生对祖国文化名人、名作、乡土风情的了解过程,显得那么自然、生动、有趣,其记忆也必将深刻。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