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之美感教育(2)

2008-10-18  |  

  所以,美感性教学,由于它的可感性、愉悦性,使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反映,当学生持久地、多侧向地获得美感,就会一次又一次产生对客观现实的美好的情感体验,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深化,可逐渐培养起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使学生形成对美的追求,把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也情感基础。

  二、在书本中寻找美,在教学上挖掘美。

  美感教育还重在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教材的内容,而且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儿童不断地获得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常常处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伴随审美的愉悦,幼小的心灵无拘无束,学生的思维在笼罩着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极力想超越经验的世界,并在对美的追求的驱动下,随着想象的展开,潜在的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开发,有效地培养了儿童的直觉和悟性。而且,教师还应该通过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和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美,去挖掘美,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之感,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美感性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等直观以及老师的语言来再现书本上所要描写的或表现的或含蕴的美,让学生通过形象、声音、韵律来寻找书本中的美。

  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准备了两首音乐,一首是《爱的奉献》,是用来朗读诗歌的,另一首则是《二泉映月》。在导入课题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中为学生朗诵了一首诗,优美的音乐,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心中充满了感动,并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大家还在乐声中回想时,我讲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学生眼中充满了同情,然后我让学生在《二泉映月》忧伤的乐声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学生都读得非常认真,对课文的意境和内容都有了充分的理解。在其后的教学中,他们除了理解了课文内容,心中更是充满了对小女孩的同情,在日记中,他们满怀感情地写下了《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一文,他们的爱心得到了发挥,情感得到了陶冶。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