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乐园(2)

2008-10-18  |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交流,交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即“想说”,而是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并能听懂从而积极响应,理解与辨析,给予正确评价,即“会听”。要让学生明确:“说”是学习,是参与,“听”并质疑更是学习,是参与,而且比“说”更重要,毕竟,交流中能有机会说的同学是少数,大多数同学在大多数时间是以“听”的方式参与交流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想说”、“会听”的习惯。其次,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就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放下自己的权威,在学生交流合作的活动中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少重复学生的表达,有意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他的话了吗?懂了请你再说给大家听一遍。”或“你认为他讲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他讲错了吗?错在哪里?”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指向回答问题的同学,引导学生对发言给予评价,并且时不时表扬、赞赏听得认真的同学,教师以“指导者”代替“权威者”身份出现,把学生推到合作交流的前台,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这样,教师权威下的师—生交流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交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要想获得发言机会,必须认真地听,静静地想,客观地评价。认真倾听已不仅仅是课堂常规的要求,而是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必定显得很虚心,很投入,很文明,而不是案例最后描述的情景。

  总之,教师应彻底转变观念,放下权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小组交流时别做闲人,而是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同学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交流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应及时加以指导,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合作交流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在全班交流时,要确保发言人的发言能代表本组成果,形成“想说”、“会听”的良好局面,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给大家听是一种享受,得到大家的评价是一种进步,质疑同学的发言是最大的收获。惟有这样日积月累,教师才得以解放,学生才得以发展,一言堂才变成真正意义的群言堂,学生才会有收获,有发展,有提高。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