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组合作,飞扬主体个性(2)

2008-11-06  |  

  小组合作学习要怎样体现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化得于充分发挥呢?首先,小组合作前要先确立活动目标,即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有个明确的方案,在整个小组中达成共识。其次,有的放矢,明确分工,让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甚至是专提反方意见的“反对人”,并在一定时间后,角色转换,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如,我在二年上册的〈〈文具店〉〉的教学中,我发给每个小组一袋装有红、蓝颜色的纸条,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出有倍数关系的两条纸条。发完学具,我并不是直接让小组开始活动,而是先指导学生确定本次的活动方案,确定每个学生的角色,其中包括一个总指挥、两个操作员、两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学生在确认了各自的角色后,再进行有序地分工操作。整个活动过程,学生思想压力减轻了,自信心增强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在融洽、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着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使其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此外,教学中构建一个合理、有序、平等、情感化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予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必然引起学生很多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淡化教师的身份,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在新课引入教学中、巩固练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游戏形式,特别是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经常开展师生对口令、猜一猜、计算接龙、夺花、夺红旗、小猫钓鱼、摘苹果、找朋友、小小邮递员等游戏,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些游戏当作只是游戏,其实在游戏里面是有许多数学方法的存在的,这其中不乏趣味性、情感化,价值观。

  三、  适时引放、充盈“合作”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其中关系,做到“收”、“放”自如,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