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

2008-11-06  |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下面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有关的算式。

  (1)5+5+5+5+5=?

  (2)6+6+6+6+6=?

  (3)6+6+6+6+4=?

  学生很顺利地将(1)、(2)进行改写,而对(3)进行改写则有些困惑。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列出了6×4+4,教师给予肯定后,接着鼓励学生:这道题还有更简捷巧妙的解法,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一下题目特点,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最早发现!学生又投入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研讨当中。结果,有的同学列出了:6×5-2(看到一个不存在的6),还有的同学对信息进行整体改组,把原来的“4”分成4个1分别加到每一个“6”中,列出了7×4。我不由得为学生们鼓掌喝彩!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着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

  二、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激发

  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整堂课学生是在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学习新知的,探究的味道十分浓厚,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后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课堂上看上去好象有些“乱”,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