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里的道德观(2)

2010-03-11  |  

  孩子们的道德观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

  孩子们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有时与成年人完全不一样。所以,父母们需要关注3、4岁孩子的特性,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孩子们开始靠自我的判断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了。他们把事情简单地看成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想法直接并具体化。比如说,他们常常认为结果比动机更重要。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先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2个小孩的故事,然后问他们两个孩子当中谁的行为更不好。故事大致的情节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就主动帮妈妈把洗干净的器皿放进厨柜里,结果摔碎了4个杯子。另外一个孩子呢,为了爬到高处,拿妈妈不让他吃的那些糖果,一不小心把一个杯子碰在地上,摔碎了。测试的结果是,孩子们把注意力都放在摔碎杯子的数量上,而不是那两个孩子的动机上。所以,他们大都认为摔碎4个杯子的那个孩子做得更差,恰恰与成年人看重动机的观点完全相反。

  第二、3、4岁的孩子自我创造出这样一个“理论”:因为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是正确的。生活中,父母总是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非常喜欢赢,为了能赢常常把游戏规则抛在脑后。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我想赢,所以我为了赢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同样,3、4岁的孩子还常常坚信“我脑子里想到的就是真实的”。这就是孩子们拿走不属于他东西的原因了。当他想要那个不属于他的东西的时候,那种渴望的强烈足以使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了,所以拿走它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反而顺理成章。

  第三、有时候,挫败感也是孩子们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当孩子有挫败感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忘记所有的规矩和准则了。即使多数孩子知道打人、偷窃或者违背父母的教导是不对的,但他们还是不能控制自己内心本能的冲动,做出一些错事来。当他在晚饭前不能抵制住薯片的诱惑的时候,当他嫉妒朋友的新玩具的时候,或者当失败给他带来愤怒的时候,他往往在行动之前根本就不经过大脑思考了,所有的行为准则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只有事后回想起他行为举止的时候,他才可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第是、即便3、4岁的孩子知道自己违反了某些准则,他们也不会乖乖承认的,多数孩子会为了表明自己是个好孩子而说谎。最近牛津大学的学者们做了一项研究:要求3岁的孩子们在研究员离开的时候不能触摸放在那儿的玩具。结果发现有一半的孩子触摸了那个玩具,其中80%的孩子还否认他们碰过玩具。由此看见,孩子们也害怕自己的不良行为被父母捉个正着。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