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卷六十一 职官考十五(2)

2016-05-03  |  

  州牧刺史

  黄帝立四监,以治万国。唐有九州。舜置十二州,有牧。夏为九州牧。殷、周八命曰牧。秦置监察御史,汉兴省之。至惠帝三年,又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讼,所察之事凡九条,监者二岁更之,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其後,诸州复置监察御史。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察监察御史。武帝元封元年,御史止不复监。五年,乃置部刺史,掌奉诏六条察州,凡十二州焉(汉制,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託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居部九岁,举为守相。成帝绥和元年,以为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乃更为州牧,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九卿缺,以高第补(是时,何武与翟方进奏曰:"古选诸侯贤者,以为州伯。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重职大。《春秋》之义,用贵理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请罢刺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奏可)。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时朱博又奏曰:"汉家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人安宁。故事,居部九岁,举为守相,其有异材功、效著者辄登擢。秩卑赏厚,咸劝功乐进。今增秩为牧,以高第补九卿,其中材则苟自守而已,恐功效陵夷,奸宄不禁。臣请罢牧,置刺史如故。"奏可)。元寿二年,复为牧。後汉光武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外十二州各一人,其一州属司隶校尉。汉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適所治。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常以秋分行部,郡国各遣二吏迎之界上),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建武十一年,初断州牧自还奏事)。虽父母之丧,不得去职(元嘉元年,初听刺史二千石行三年服;延熹二年,复断之)。或谓州府为外台(谢夷吾为荆州刺史,第五伦荐之曰:"寻功简能,为外台之表;听察声实,为九伯之冠。")。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惟置牧。是时天下方乱,豪杰各欲据有州郡,而刘焉、刘虞并自九卿出领州牧。州牧之任,自此重矣。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按验,然後黜退。光武即位,用法明察,不复委三府,故权归举刺之吏。魏、晋为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皆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领兵者武冠。而晋罢司隶校尉,置司州,江左则扬州刺史。自魏以来,庶姓为州而无将军者,谓之单车刺史(庶姓谓非帝族)。凡单车刺史,加督进一品,都督进二品,不论持节、假节。晋制,刺史三年一入奏(甲午诏书曰:"刺史衔命,国之外台。其非所部而在境者,刺史并纠之。")。宋与魏同。梁刺史受之明日,辞宫庙而行,皆持节。後魏天锡二年,又制诸州置三刺史,皇室一人,异姓二人,比古之上、中、下三士也。郡置三太守,县置三令长。孝文太和中,次职令。自後魏、北齐,则司州曰牧;而北齐制,州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州至下下州凡九等。後周则雍州曰牧。而制刺史初除,奉辞之日,备列卤簿。凡总管、刺史则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及苏绰为六条之制,初文帝秉魏政,令百官诵习,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六条之制,其略曰:其一,先治心,心不清净则思虑妄生,见理不明,是以治民之要,在於清心而已。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静帝大象元年,诏总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节,馀悉罢之。隋雍州置牧,馀州并置刺史,亦同北齐九等之制,总管、刺史加使持节。至开皇三年,罢郡,以州统县,自是刺史之名存而职废(後虽有刺史,皆太守之互名,理一郡而已,非旧刺史之职。按:魏置使持节,宠奉使官之任。隋氏废郡,而以刺史牧人,既非使官,则合罢持节之称。其时制置不以名实相副为意,仍旧存之。後改为太守,亦复不省,所以使持节之名,及於边远小郡,乃不徵典故之失)。刺史、县令,三年一迁。诸有兵处,则刺史带军事以统之(炀帝乃别置都尉领兵,兵不属郡)。十四年,改九等州县为上、中下、下,凡四等。炀帝大业初,复罢州置郡。为司隶台,大夫一人巡察畿内(又有司隶刺史,房彦谦尝为之);其刺史十四人,巡察畿外诸郡,亦有六条之制(与汉六条不同)。从事四十人,副刺史巡察。每年二月乘轺巡郡县,十月人奏。唐武德元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而雍州置牧。至神龙二年二月,分天下为十道,置巡察使二十人(一道二人),以左、右台及内外官五品以下坚明清劲者为之。兼按郡县,再期而代。至景雲二年,改置按察使,道各一人。开元十年省,十七年复置,二十七年改置采访处置使(其有戍旅之地,即置节度使,仍各置印。天宝九载三月敕:"本置采访使令举大纲,若大小必由,是一人兼理数郡。自今已後,采访使但采察善恶,举其大纲,自馀郡务,所有奏请,并委郡守,不须干及。"),理於所部之大郡(至德之後,改采访使为观察。观察皆并领都团练使。其僚属随事增置。分天下为四十馀道,大者十馀州,小者二、三州,各因其山川区域为制。诸道增减不恒,使名沿革不一,举其职例,则皆古之刺史云)。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