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挫折教育的培养

2006-01-14  | 幼儿 挫折 幼儿期 
聽聽聽聽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练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挫折教育则是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意识的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以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环境,承受生活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五岁以下的幼儿期”,“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家长在五岁以前把他造成什么样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已意识到应当让孩子从小经受挫折,磨练意志,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挫折教育应从小抓起,也逐渐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然而,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实施挫折教育应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本文就此谈谈初浅的看法。

聽聽聽聽一、真实感知,让幼儿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挫折

聽聽聽聽真实感知,是指在各种活动中,尤其是在孩子面临困难时,要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逐步从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作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孩子对外界刺激所作出反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充分认识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在50年代就提出挫折ABC理论,A、挫折事件;B、对挫折的认识;C、情绪反映和行为后果。该理论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消极反映和人遭遇的挫折本身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对挫折的认知确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原因。对挫折的认知包括人对挫折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和理解。挫折认知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人遭遇挫折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聽聽聽聽二、积极探索,寻找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

聽聽聽聽我们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会以积极发态度对待挫折,以顽强的精神走出逆境,提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学习战胜挫折的本领,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探索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聽聽聽聽首先,利用现实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进行教育。自然情境因为有真实性和自然性,能使孩子充分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挫折的思考和把握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把握。在幼儿园,我们可建立教育活动系列,从小班开始,使幼儿逐步学会刷牙、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在中大班,则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训练幼儿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做值日生等自我服务能力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排除这些自然挫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耐挫能力,又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

聽聽聽聽其次,主动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进行教育。因为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主动创设挫折情境更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能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野营、探险、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在游戏时,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育或许能给我们某些启示:夏天让孩子赤足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冬天让孩子穿着单衣在雪地锻炼,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能力等等。

聽聽聽聽三、因势利导,教给幼儿战胜挫折的方法

聽聽聽聽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难以计数的挫折,如对物欲的限制、生活小事不能自理、与成人失散、与小伙伴发生争执,做游戏的失败……,教师要通过挫折教育,使幼儿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使他们摆脱依赖,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一般来说,可采取以下方法:

聽聽聽聽1、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

聽聽聽聽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认知方面,教孩子正确理解挫折,懂得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方面,教孩子充分体验挫折,消除对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为方面,教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形成正确的反应方式,通过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全面培养和教育,达到知、情、行的统一。

聽聽聽聽2、把挫折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和游戏活动之中

聽聽聽聽幼儿园各科教学和游戏活动都蕴涵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发掘和运用,把挫折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和游戏之中,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和方法。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聽聽聽聽3、给予适当的“劣性刺激”,并让幼儿合理宣泄

聽聽聽聽所谓劣性刺激指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如饥饿、劳累、批评等。在幼儿的生活中,可适当地给幼儿一些劣性刺激,使幼儿体验到许多事情并非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倾向,认识到挫折的客观存在性。当幼儿面对挫折出现情绪波动时,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合理的(如哭泣、大笑、运动等)途径,把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宣泄出来。同时让孩子明白,宣泄的方式要合理,不要影响他人。

聽聽聽聽四、把握适度,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聽聽聽聽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应付挫折事件,提高耐挫力。适度的挫折有利于耐挫力的培养,但挫折强度太大或受挫的频率太高,则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实施挫折教育时要注意:

聽聽聽聽1、为孩子设置挫折情境时,应适合孩子的心理承受水平和理解能力。把握好情境的难度和强度,避免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信心不足,对成功不抱希望,这类孩子有过失败经历而害怕挫折;二是盲目自信,自我评价过高,这类孩子会因容易体验挫折而失去兴趣。我们要注意引导这两种倾向的孩子客观认识自己。

聽聽聽聽2、注意孩子的可接受性,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聽聽聽聽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孩子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聽聽聽聽五、社会、家园同步,共同进行幼儿挫折教育

聽聽聽聽幼儿挫折教育势在必行,但单凭社会、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的实施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比如说幼儿在园与同伴发生抓扯受伤,经老师教育后与同伴和好如初,可放学后家长见孩子在幼儿园吃了点亏,就理直气壮教育道:你真傻,以后再发生这种事,就使劲儿抓,抓不赢就咬。这种家园教育不一致的结果只会导致挫折教育的失败。幼儿挫折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社会、家庭、幼儿园达成共识。作为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教育结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社会最强大的莫过于他的舆论力量,借助于此,传递一些与挫折教育相关的知识、经验,引起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以正确的观点来指导挫折教育活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为一体的教育格局。这样一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加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去接受生活的挑战。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幼儿挫折教育的培养》摘要: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环境,承受生活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五岁以下的幼儿期”,“孩子将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取决于家长在...
相关文章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的意识论文:让孩子受点挫折
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与孩子对着干非挫折教育
关注孩子成长的6个阶段
有关新生儿的智商研究
孩子发育迟缓多久能正常?
宝宝将来是不是大长腿 就看身上有没有这些特征
哪些状况会伤害宝宝眼睛 这些事情会伤害宝宝眼睛
孩子长大后聪不聪明 取决于他走路早晚?
宝宝淘气太难带 宝宝难带是聪明的表现哦
细谈中国式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是好的育儿方法吗
别让害羞影响宝宝的社交 解决宝宝害羞的小游戏
宝宝胆小的危害 宝宝为什么会胆小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