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数学教育的财富(7)

2008-10-18  |  

  3、“问题”的分类与价值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斯曾经把“问题”大致分为三类:

  其一,呈现型问题。它们是一些给定的问题(由教师或由教科书提出),答案往往是现成的,求解的思路也是现成的。问题解决者只要“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不需要也无机会去想象或创造”。

  其二,发现型问题。它们有的也有已知的答案,但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自己发现,而不是由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

  其三,创造型问题。这类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例如,那个困扰、折磨了爱因斯坦十多年的问题:“如果我以光速C和光线一道运动,我是不是将观察到光线仍是静止在空间的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这一问题本身就具有科学创新价值,就是对牛顿以来经典物理学的一种突破。

  以上三种“问题”是不等价的。有人干脆将“呈现性问题”称为“虚假的问题”,因为第一,它们并非学生主动参与的产物;第二,它们往往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总是压抑求异、质疑的精神,妨碍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性的问题”因其独特、新颖而且富有科学意义而弥足珍贵。我们所说的“强化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这种质疑和探索并非每一次都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大量的“发现型问题”,也只有为数不多者能够产生有科学价值的创见。因此有人称之为“智力探险”。实际上,“智力探险”的意义主要不在于寻得正确的解答,而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正是着眼于这一目标和价值取向,有人主张教育应在系统的学习和有意识的研究探索之间“寻求平衡”,主张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而这种“智力的探险”“即便不能导致积极的结果,也应受到重视,并得到系统的支持”。

  5、不让“问题止于智者”

  传统的以“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为宗旨的教师观,显然难以适应以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为重任的21世纪的教育。“流言止于智者”是一大幸事;而“问题(思索)止于智者”则不但令人遗憾,而且事关国家、民族、社会大局。不幸的是,“问题(思索)止于教师”却成为中小学校的常态。当前亟待明确以下一些新的理念——

  (1)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