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2)

2008-10-18  |  

  “收”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控制好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有条不紊的环境下学好知识。因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本领,要让学生学到本领、学好本领,而不能让学生在上课时犹如“放羊”一般,漫无目的的学习。要上好一堂课还必须要由学生的配合,也就是要有良好纪律的保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要讲授的知识上,使学生能在40分钟的课内掌握到的知识点最牢固。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真正的学会一些东西。

  然而,“放”与“收”是一对矛盾,因为课堂教学中,“放”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放松的空气”中学习,获取知识。而“收”则是让学生“规规矩矩”的上完一堂课,根就教师的要求,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两者从意思上看根本就没有关系,又怎么能走到一起来呢?

  既然两者无法放在一块儿,又为什么说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呢?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的课堂教学还无法完全按照欧美的方式,我们毕竟还要由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特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能够“放”,又要让学生“有的放矢”,不能让课堂教学“全盘西化”,无所目的的“放”下去。这时,“收”就起到了它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堂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设疑(当然是要学生有目的的设疑),却由于一些学生无法“切重要害”而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无用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的讨论发向把握牢,把握准。这样才不至于使一节课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无意义的讨论和提问中。课堂教学也能在“放”与“收”中达到最优化。当老师让学生在课堂内根据一定的要求自由活动时,如何控制好学生,让学生既要活动起来,又不会偏离主题,这就是“收”与“放”所能达到的约束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米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在学生已经学会测量的基础上,让学生拿着皮尺在教室内寻找可以测量的物体来进行测量练习。这时,老师就必须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或者规定一定的时间等等。使课堂上不会很“散”。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顾此失彼,必须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这样既能提高上课的效率,也可以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