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教育的诗意(2)

2008-10-18  |  

  ●这是当前中小学语文的真实现状。有的东西其实完全可以放到学生稍后一段人生去体味的。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对终身学习没信心,总以为经典的东西越早埋下越好。我们这些做师长更常常越俎代庖,以长者意、编者意、教者意,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喜欢可孩子怎么也弄不懂的好东西,硬塞进教材、课堂,并告诫他们“好好背,以后有用”,不知道这种生吞活剥到底是帮孩子还是整孩子?如果文言真的那么有生命力,为何会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淘汰。我总在思考,即使传统诗文中所蕴含的某些真理性认识对现代学生的精神成长必不可少,是不是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来实现?真的没有优秀的白话文本可以代替它们吗?

  ○你还别说,在这点上,传统的东西独一无二,你还真无法代替。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责无旁贷,我们可不能搅一个历史虚无主义的大帽子戴上!只是我们当前谈挽留的语文“诗意”,是否要从现代意义上重新赋予所谓的“诗意”以新的解释?诗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它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土壤而生存。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讲的“诗意”,刚才已经说了,更多的是基于农业文明背景之上的一种美,这种美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特质,节奏是悠长缓慢的,精神趣味是完全中国化的,如同国画、京剧和中医给人的感受。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业文明甚至信息文明对传统文明替代可谓越来越充分,人们尤其是孩子相较于前一代人,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世界范围内审美趣味向快捷和趋同方向的发展,那种牧歌式的咏叹和抒怀,对现在的许多人而言,已成为一种精神奢侈。也许有人说,青年学生正处在一个“诗的年龄”,是进行诗化教育的极好时机,“青春不应在语文课上缺席”,然而目前学生所理解并激情关注的那个 “诗意”,并不一定是我们语文课上反复渲染的那种意境,而是由电视、音乐、网络、足球等现代焦点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你可以说这就叫“垮掉的一代”、“世风不古”,但语文不能无视这一点,语文无视这一点,不是学生的不可造就,而是语文自身的狭隘。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