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2008-10-18  |  

  以欣赏《小燕子》为例,这一课的目的是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并区分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性理解“柔和舒展”与“坚定有力”两种音乐情绪有一定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音乐画旋律线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通过听和画,学生把“柔和舒展”的旋律画成了“~~~~”,把“坚定有力”的旋律画成了“————”,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理解的高度,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

  又如,在欣赏《嘀哩嘀哩》这首歌曲时,教师要求学生把听到的春天和想到的春天画出来,学生就纷纷用各种各样的颜色作画,并说,“这里是春天,有许多小黄鹂在欢叫;这里是春天,有许多小朋友在跳舞、在歌唱。”这时,每一个音符,每一条旋律,每一句歌词在学生们的手中都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使他们更容易、更充分地理解了音乐的内涵。

  3、激发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音乐,作为一种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的高雅艺术,它的价值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解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时,不是先写出这两种记号,而是先让学生听老师敲鼓的力度变化,再要求学生用声音、动作或图形来表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听完后,用模仿火车进站和远去的声音来表示渐强、渐弱;有的同学听完后用手势的高低、大小幅度表示渐弱、渐强的变化;有的同学用吹气球时气球大小变化的动作来表示这种感受;更多的同学用五花八门的图形表示了自己的感受。下面列举几种表示渐弱的图形:

  老师根据这些图形的共性,抽象地概括出了力度记号“ ”,从而既讲解了乐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教唱《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自制了教具——彩绸筷子,做到人手一副,全面参与,学生既可以把它当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又可以舞起筷子末端的彩绸,热情表演,增加了歌曲的气氛。

  此外,在歌曲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让他们根据想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自己来决定采用独唱、齐唱、舞蹈等不同的表演形式。如,我在教唱《打花巴掌》时,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后,我马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平时的活动,给歌曲填词。同学们的创作欲望一发而不可收拾,讲卫生、爱劳动、爱唱歌等一段段新词应运而生,使歌曲内容更富新意。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