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师幼互动

2008-10-20  | 静安 静安区 幼儿 

  有效的师幼互动

  上海市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上海市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师幼互动”是《纲要》提出的、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存在于幼儿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为此,建立并促进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并努力实践的。  

  主题一、师幼互动策略的研究(发言者:上海市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师幼互动的策略立足于幼儿园游戏与学习活动中的师幼关系及互动方式的归纳和判断,渗透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对幼儿发展有益的生成活动的支持帮助;对幼儿经验分享提升的共同探讨。  关注策略——“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案例:《盥洗室里的悄悄话》  “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关注策略的实施应把握两个重点:关注幼儿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关注教育环境的运动性和对其成长的发展性。关注的进程就是“解读”孩子的过程。  支持策略——“追随幼儿,教师同行”。 案例:《六斤有多重》  “追随幼儿,教师同行”支持策略的实施应体现在教师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各种多变的适宜的角色行为。  引发策略——“引发幼儿,师幼相长”。 案例:《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  “引发幼儿,师幼相长”的引发策略重点是对幼儿生成活动的价值判断是将幼儿在活动中生成的有意义的个体经验引发为全体经验的过程。  

  主题二、个别化教育中的师幼互动(发言人:上海市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满足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儿童的个体差异是教育机构中的客观环境和有利的教育互动资源。在实践中,通过“关注、优化”环节使每个儿童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获得共同进步而不失个性的发展。  

  实践一:关注儿童群体与个体的差异和发展需要(各类表格实例显示)  托班阶段:融于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察了解  小班阶段:以个别、小群体活动为载体的观察了解  中班阶段:顺应孩子发展特点的观察了解  大班阶段:追随孩子发展轨迹的观察了解  结合每一特定年龄阶段孩子的群体特征与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观察,以寻求师幼互动的最佳时机。  

  实践二: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的组合优化(组合照片与表格实例显示)  个别活动:指向班级内的区域活动,专用活动或闲暇时间的自由活动。幼儿自主地选择,教师根据幼儿关注的热点、需要而提供的层次性、多样性的活动材料。积极主动地通过直接体现来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  分组活动:指向“插入式活动”和“小群体活动”,是幼儿在个体活动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依据幼儿不同的特质需要,分成人数较少的小组,根据小组幼儿的共同特点及需要以多元方式组织活动。  集体活动:在幼儿个别小组活动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幼儿发展水平、经验与主题活动目标之间差距的价值判断,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活动。通过幼儿在群体中的经验分享、合作、概括和提升,以促进每一个幼儿在互动中获得新经验的重要组织形式。  优化,是指个别、分组、集体这三种组织形式的关系而言的。根据幼儿群体的发展要求和个体不同的经验,动态地创设各类活动。个别活动是分组、集体活动的基础;分组活动是个别、集体活动之间的纽带;集体活动的展开不乏对个体经验的关注、群体资源的共享。这三者互为前提、互相渗透。而渗透的纽带即是师生的互动、师生的互相作用。此过程中,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风格、问题关注的差异等又是教师与幼儿有效  互动的资源,以支持每一个幼儿在群体共同进步中获得不同特点的发展。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有效的师幼互动》摘要:“追随幼儿,教师同行”支持策略的实施应体现在教师回应幼儿生成活动的各种多变的适宜的角色行为。引发策略——“引发幼儿,师幼相长”。 案例:《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引发幼儿,师幼相长”的引发策略重点是对幼...
相关文章探索教育因素 建构有效互动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浅谈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探索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中的另一种美丽
增进师互动 让孩子更喜欢你
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催化剂”
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师幼互动
幼儿园创建师幼互动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中师幼互动发展策略
优秀幼师应该具备的条件与技能
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的进行师幼互动
幼儿园师幼互动中的“少”与“多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