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的支持性策略(2)

2008-10-21  |  

  三、互助学习

  幼儿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意味着幼儿是建构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幼儿是孤独的建构者。建构必须依赖于外部的物质环境和信息,因此,提供幼儿与同伴交流讨论等互助学习的

  机会,其实是为幼儿自主建构提供了资源和支持。例如,在大班“勇敢的消防员”活动中,一个小队想画消防员攀墙救小动物,可是不会画背面的人。在听到幼儿的求助后,教师没有采用以往直接演示的做法,而是把这个求助信号发送给大家,鼓励同伴互助解决问题。两名幼儿自告奋勇来解难:

  甲:攀墙的消防员脸是对着墙的,只要不画脸就行。

  乙:《一边说着一边比划)手要抓住窗台,脚不能笔直的。

  丙:知道了,我来试试(幼儿开始尝试画背面人)。

  甲:对了,就像画正面人一样,“脸上”画上头发,戴上消防帽。

  丙:是这样的吗?

  甲、乙:对了,对了,就这样!

  四、适时介入

  重视幼儿审美表现能力的自主建构并不是说不需要教师介入指导了。我们提倡教师应成为儿童学习的激励者、支持者和促进者,教师适时介入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资源。但是,教师的介入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要仔细观察儿童在创作活动时的行为表现,判断其需要,把握住适当的介入时机。我们从搜集的诸多案例中归纳了以下几种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方式。

  当活动空间给幼儿的表现活动带来不便时,教师要根据活动需要调整合适的空间,满足幼儿的活动;

  当提供的材料不能满足幼儿的表现方法的需求时,需及时补充或师幼共同搜集准备材料;

  当幼儿发现现有材料新的使用方法时,需及时肯定,共同体验新方法;

  当幼儿多次尝试失败后求助于教师时,需观察材料是否有问题(如材料有问题需及时调整)。与幼儿共同分析失败原因,寻找解决方法,重新唤起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

  当幼儿正在讨论的话题不能进行下去时,需提出合理建议,为继续进行谈话和讨论扫清障碍;

  当幼儿有独特的构想,但现有能力无法满足表现需求时,需帮助他们联想已有经验、扩展相关经验;

  当幼儿长时间固定使用同一种材料表现时,需拓宽材料的种类,引导欣赏同伴作品(相同内容不同创作材料)或相关艺术品,引发幼儿对新材料的兴趣;

  活动结束幼儿还未完成创作时,应告知幼儿继续活动的时间,鼓励幼儿完成自己构想的作品。

  五、分享交流

  传统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是自上而下的,评价主体是教师,幼儿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的评判,没有评价的权利。实际上自我评价恰恰是促进幼儿审美表现能力的一个重要通道。促进幼儿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的评价应该重视幼儿的参与,以幼儿的自我评价为主。幼儿通过对自己或他人作品的分享、交流和讨论,提高自我评价的水平,促进其自主建构审美表现能力。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