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平视”幼儿 重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2)

2015-05-18  |  

  拉夫尔·泰勒曾经说过:“学习是通过孩子的主动行为发生,孩子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泰勒的这一说法说明真正的教学是让孩子主动去学,让孩子有机会去学。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提出的问题,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探索、学习的共同合作者,聆听童声,透视童真,与幼儿对话、合作、共同学习,并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学习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和活动材料,去自由地表现与表达,去主动地建构知识和人格,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

  3,关注孩子,解读童心,让儿童在兴趣中产生学习主动性

  《纲要》指出:“自主学习,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独立地、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孩子学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更有利于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相反,如果幼儿长期处于压抑、紧张的环境中,则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国这块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土地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现代家庭,往往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一定要“多才多艺”,既要学钢琴,又要学书法;既要学英语,又要学珠心算……孩子是否对此有兴趣,能否长期坚持下去,家长们全然不顾,将来孩子也未必能体会什么是“金色童年、快乐童年”。

  何种学习环境是幼儿喜欢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够让孩子自己去学习?教师应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创设与孩子兴趣相符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让幼儿能在自主、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与想象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并积极进行各种尝试与探索,真正的从游戏中获得快乐,获得发展。如在创设活动区域时,就应该考虑孩子在选择活动时能否满足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需要,提供给幼儿动手、动脑、自由交往、自我发现的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由地选择活动。教师既要在活动中教给孩子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又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地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并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每一个孩子就如同一本书,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需要每位教师用欣赏的目光去研读孩子,支持孩子。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自身在活动的反思中逐步得到提高和完善。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