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赏析 苏轼诗词·宋朝(3)

2016-06-03  |  

  宋人胡仔引苏轼的一段话说:

  “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敗归由华容路……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④

  在这段话里,苏轼明确提出了黄州赤壁是否曹公败处的赤壁问题,并一再说“传云”“未知孰是”,而在《念奴娇》中,也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此可以看出,苏轼何曾断定此地是战败曹兵的赤壁?后来陆游在《入蜀记》中也曾指出:黄冈竹楼下稍东“即赤壁矶,亦茅冈耳,略无草木。……此矶,图经及传者皆以为周公瑾败曹操之地,然江上多此名,不可考质。李太白《赤壁歌》云:‘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败曹公’,不指言在黄州。苏公尤疑之,赋云:‘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乐府云:‘故垒西边,人道是当日周郎赤壁。’盖一字不轻下如此。”苏轼写词时不过是姑且即景怀古,缅想三国人物,借以寄托自己的感情罢了。郎晔引晁补之《续离骚叙》云:“曹操气吞宇内,楼船浮江,以谓遂无吴矣。而周瑜少年,黄盖裨将,一炬以焚之。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壮瑜事而赋之云。”这话虽是对《赤壁赋》说的,但用来说明赤壁词则更为恰当。

  苏轼为什么如此景慕三国人物,而尤其向往当年谈笑破敌的周瑜?前面讲过,苏轼是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的。他自己原本也有一腔报国疆场的热忱。当治平元年(1064)秋天,西夏骚扰宋境、杀掠人畜,朝廷点差军队防卫边廷时,苏轼就曾写诗说:

  “庙谟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⑤

  苏轼看到对敌军进逼采取退让政策,并不能换来和平。他希望启己也能跨上战马、腰插宝刀,随着出征的健儿,奔赴抗敌的疆场。苏轼贬官黄州后,虽然郁愤满肠,但并未忘怀现实。在写《念奴娇》这首词的前一年,宋廷曾任命李宪、种谔、高遵裕、刘昌祚、王中正分五路伐夏,由于这些庸懦的将领钻进了夏军所设置的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圈套,因而战役于小胜之后,很快遭到惨败,损兵折将约近三十万。苏轼在《与滕达道书》中说:“西事得其详乎?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⑥可见他是时刻关心边廷战事的。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庸懦,词人苏轼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啊!这正是作者在这篇词中,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活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契机。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