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生命多彩 感悟造化神奇(3)

2016-04-05  |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是步步深入的。只有感受生命的多彩,激发探索激情,才能够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有敬畏,才会真切认同众生平等的观念。这三点都是认知层面的,而第四点是建立在前三点的基础上,侧重于行动的,和谐共处也是我们对生命世界的终极追求。

  

  如何在生命世界中发掘人文内涵教育因素,先说说我教学中的一个例子。

  去年期末,我在记录频道看到一部纪录片《森林之歌》中介绍长白山的那一集。我看后深有感触,很想与我的学生分享。正好我所教的五六年级都有生命与环境方面的内容。于是,第二天我在网上下载了这部片子,轮流在各班播放。片子讲述了长白山的红松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与长白山的动物们和谐共生的关系。重点描述了红松松子对动物过冬的意义,他是黑熊,松鼠等动物过冬能量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人类的介入,收走了绝大多数的松子作为人的美味,导致许多动物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补充而过了一个难捱的冬天,有些甚至饿死了。学生看完片子之后,可以说是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这些人类太可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罔顾其他生灵的生存,表示以后绝不吃松子了。同时也赞叹一片松树林里和谐依存的生态环境与生存智慧。看着学生的热烈讨论,我让他们扪心自问一下是你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你会放弃刚才保护生命的观点而和片子中的人一样吗?

  在这个例子中,我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发掘人文内涵教育因素的:

  (一)拓展延伸——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生命世界”部分的多媒体资源真是太丰富了:电视里的《动物世界》、《奇趣大自然》等节目,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录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拿来主义的精神,进行人文精神地渗透。其实这些多媒体资源大都渗透了人文情怀,就如例子中的《森林之歌》一样,看一次就是对学生一次生命教育的洗礼。在每次单元教学的结束时,我都会给学生看相关的记录片(相关资料的寻找这并不是难事)。比如上完“微小世界”单元,我让学生看雅克·贝汉的《微观世界》,上完生物与环境后选择《迁徙的鸟》。这些纪录片对不仅在无形中整合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盛宴。就如例子中的《森林之歌》,他内容中很好地解释了生态群落的概念,让学生直观感受了生灵的智慧与和谐。同时也提出了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