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儿童:让学生在“摆弄”材料中学科学(4)

2016-04-06  |  

  2. 尽量选用现象明显的实验材料

  笔者在2011年浙闽两省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的《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时,为学生准备的研究“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材料让人耳目一新:金属片的其中一个面被涂上了蓝色的“颜料”,当学生在金属片的中心点加热时,蓝色马上会从中心向周围先后褪去,过了一会儿,金属片的一面恢复为蓝色的样子。当学生在金属片的边缘一个点加热时,蓝色马上会从加热处向周围先后褪去,过了一会儿,金属片的一面仍旧恢复了蓝色。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又开始了重复实验:加热后变色;放桌上冷却后恢复;再加热后再变色;放桌上冷却后再恢复……通过这些特殊的实验材料,学生们清楚地“看”到了热是从金属片上较热的部分向周围较冷的部分传递的。这节课上,不仅学生很有兴趣,连听课的老师也很好奇:涂在上面的是什么东西?课堂上,大家忍不住互相轻声询问起来。下课后,很多老师跑到材料区去看个究竟。

  原来,这块金属片上涂的不是普通颜料,而是一种叫“温变油墨”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遇热能快速变色、遇冷后又能很快恢复的特点。比起教材推荐的常规方法(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来推测热的传递方向)来说,这套材料的有很多优点:既可以让热在金属片中传递的渐变过程变得更清晰、可视化,还可以解决在金属片上涂蜡烛油不均匀的难题;既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多次实验满足其好奇心,还可以减轻教师准备多个班级实验材料的繁重工作量。

  3. 尽量选用易于理解的实验材料

  在六下《在星空中(一)》一课中有“建一个星座模型”的活动,教材这样设计:用正方形纸板模拟天空,在上面打7个小孔,分别悬挂7颗橡皮泥小球模拟星星,然后用强光从侧面照射小球,看其在屏幕上的影子,从而得到北斗七星的图像。这个设计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用橡皮泥小球来模拟星星并用强光从侧面照射看其影子来得到北斗七星的图像,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因为实际的北斗七星是自己发光的,人们平时看星座时,其图像是在星星的原位置上得到的,只不过因为这些星星离我们太远而没有三维空间的感觉而已,教材上这种用投影的方式来得到平面图像的处理,其实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了障碍,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