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儿童:让学生在“摆弄”材料中学科学(6)

2016-04-06  |  

  三、理解儿童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有序“摆弄”中发展思维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学生对实验材料特别感兴趣,一旦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他们就会急于想得到所有的材料并开始动手操作。但是,过早地、整齐划一地呈现实验材料,会很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与研究的混乱。因此,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合适、有结构的材料的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呈现技巧,让学生通过有序的“摆弄”验证假设、发展思维,从而有效建构科学概念。

  1.在明确实验要求后呈现材料

  同样是《热是怎样传递的》的一课,对于“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这个探究活动,有位老师这样处理:在讨论了实验操作方法(观察铝片上不同位置上的凡士林融化的先后顺序)后,问学生:“需要什么材料?”当学生把所需材料一一提出后,教师就让材料员来领取酒精灯、火柴、凡士林、铝片、夹子等材料了,当这些材料一到桌上后,组员们就迫不及待地“行动” 了:有的抢了火柴要点酒精灯;有的拿了凡士林要涂。教室里顿时热闹开了,但在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序与危险,实验效果可想而知。这时候,如果教师有能力让学生安静下来,要求他们先了解“实验注意点”后再动手,学生还是会心不在焉的,老师的“友情提醒”在这里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使他们的人坐端正了,他们的小脑袋里还会盘算着:等老师的话讲完后我要快点拿到最想要的那份,这是可以从这些学生不停地瞟着桌上某件材料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材料呈现的最佳时机,发放材料前既没有出示给学生感知,也没有引导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必然会导致实验的无序和低效。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