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步骤(2)

2008-10-18  |  

  6、结合教学实例说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不会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和家长有计划、有目的的予以激发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外在动机的形成,而且要重视内在动机的形成。1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3重视学习成果的反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4利用其他动机的迁移5培养学习兴趣。

  7、分别用举例方式说明概念引入的几条途径。

  概念引入过程要注意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1、形象的引入新概念通过学生采用熟悉的实例生动形象的比喻,或采用模型、图画、投影、增加感性认识2、用旧知识引入新概念数的整除是小学数学重要内容,有关概念会很多,内在联系紧密,可从整除概念出发,一环扣一环,引出其他概念。3用计算引入新概念通过计算引入分数近似值循环小数,余数、方程解方程等概念4用逐步渗透的方法引入新概念 集合概念在办学不明确出现,却采用多种方法加以渗透。

  8、分别用举例方式说明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1、 对应思想2、假设思想3、转化思想4、代数思想

  3、 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比较是确定有关事物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想的基础。1异中求同比较————如建立长方形的概念时,学生光观察,比较黑板的表面课桌的表面、书本的表面等。学生发现它们的表面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有共同的形状、初步认识长方形

  同中辨异比较 如数位和位数,整除和除尽;质数和奇数从表面上看也相似。学生常判断错误。可是通过比较使学生辨认 如小朋有5本书,小王比小明多2本,小王有几本?小朋有5本书,比小明多2本,小王有几本?择优比较是对象作最优或有利的选择比较 如

  通过比较发现有第3种方法最简便,从而掌握了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4、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按照事物间性质的异同,将相同性质的对象引入一类,不同性质的对象归入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1概念形成过程和形成概念后的分类公约数概念的建立,学生根据引导自制写出12和18的约数,然后根据它们的约数情况分类,把既是12的约数又是18的约数归为一类,获得公约数及其概念。2方法的整理分类学习了复合应用题后,对应用题的解法进行分类,有代数解和算术解法。解的时候,可以由分析法(条件到问题)也可从问题到条件分析思考还有图解。解题中的分析讨论的分类。判断凡是质数都是奇数。因为质数可分两类,一类是偶数另一类是奇数所以上述判断错。注意分类必须找事物的某一类共同属性,把它们分类的共同标准其次弄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和分类是密切联系的只有比较才能认识事物共同属性,才能对事物进行分类,可以说分类是比较中派生出来的但分类比较复杂性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