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小学生》一课谈课改

2008-10-18  | 叶圣陶 小学 学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学法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日本教育家稻川三朗也有类似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灌输教科书知识的教学,谓之“第一教学”;面向学生,教师诱导,提高学生学力的叫“第二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形成学力,塑造高尚人格,是“第三教学”。据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每三至五年增加一倍,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远不能满足他一生的需要。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第三教学”,使学生成为能自主学习的终生学习者。“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正是新教材的独特魅力和新课标的崭新理念。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教学策略问题。人教版第一册的第十二课《三个小学生》是二零

  零二年度区语文优质赛课活动中规定课题之一,在实践中,我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探索,从中领悟到了一些课改的奥妙之处。

  一、淡化权威,课品如人品

  教师要淡化教材,专家以及自己的权威,要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建立互敬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之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一点更重要,教师要用眼神,语言,动作。在第一时间传达出这个讯息,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创设轻松入学的氛围。我在自己班上试教时。我都会讲:今天,老师是来和你们交朋友的,我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我来找找最聪明的孩子在哪,并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他。接下来学生的热情高涨,充满自信,比在自己班上的强多了,事半功倍。课品如人品,一节课能折射出老师的内心世界,多份尊重学生的心,多份爱孩子的考虑,这是我们在新课标中首先要做到的。

  二、营造氛围,给学生探索的实境

  语文是开放的,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入课堂,既具体有真切,既凝结有开放。从课程角度来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导入新课时,原本用了图片,单一!用语言描述,抽象!又用多媒体制作动画,不真!当改用真人相片和实境录象展现本课主人公和故事情节后,好多弊端迎刃而解,不仅把本课的德育目的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起到教育影响,同时也把教师的范读巧妙穿插起其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我们“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消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尊重个性差异,允许“前后颠倒”

  试教时,为了使学生说话避免一些烦琐的,老师无法调控的句子,我安排了统一的句式训练:我喜欢/不喜欢(文文,东东,明明),因为他们在看到水龙头时------。在课上,我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学生依葫芦画瓢,稍一出轨,我就立即拉回。结果,一节准备充分的课上得平淡乏味,死气沉沉。究竟该怎样上?我细心地翻阅了《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指出,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新课标的理念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是啊,这节课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过于强调教师的外部塑造。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课堂里的一切对他来说还很新鲜,学生很乐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别人交流。教师不要禁锢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教师是“用教科书教书”,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的亦步亦趋。于是在后来的课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过了学生,大刀阔斧地砍掉了所有的句式,让学生不受束缚,学习课文时,打破常规,并不按课文上的顺序出现,而让学生自由读后,大胆谈一谈他对谁的印象深?在读课文时第一次读准读通,第二次弄明白文中的小朋友怎样想的后再读,第三次是自己读出自己的感受,最后让学生跟着电视配音,当小小播音员,学生激情空前高涨,妙语连环。有的说:“水都流走了,我看了很心疼,为什么文文不心疼呢?”有的说:“明明做的对,如果我在那,我也会这样做,而且关好了水龙头,我还会告诉老师这件事。”每一种答案都令人惊喜。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从“三个小学生”一课谈课改》摘要:“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正是新教材的独特魅力和新课标的崭新理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教学策略问题。人教版第一册的第十二课《三个小学生》...
相关文章小学语文新课改研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美术:神气的小学生我心目中的小学生(美术)
浅谈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的小学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阶段目标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
小学1~6年级语文各阶段学习目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灵活运用五步作文教学法
浅谈小学习作指导中的“对比”训练
作文教学“拦路虎” 走出山乡小学作文教学困境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