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上 )(2)

2008-10-18  |  

  2.差异律。

  差异律是指被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之间要有一定差异才能感知清楚,并且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感知越清楚。这一规律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和图形等感知对象时,尽量利用不同色彩。从不同角度在背景中突出观察对象的关键部位,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如计算平面组合图形面积时,就应尽量提供用不同颜色画出的组合图形,便于学生在观察中区分要观察的对象和背景,由此更清楚地发现图形的组合方式和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3.活动律。

  活动律是指运动的对象不仅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且能提高感知的效果。活动律要求我们在进行直观教学时尽量多使用活动教具,特别是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通过观察能反映某些现象变化过程的动态画面对所学数学概念、原理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态地反映圆变成近似长方形、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学生就更容易全面感知和理解圆面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又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引导学生观察能反映“相遇”意义的活动教具的演示或动画,就更有利于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相遇”的正确表象。

  4.变式律。

  变式律是指不断变换感性材料的呈现形式,使感知对象的本质属性不变而非本质属性不断变化,以便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从而更好地突出感知对象的本质属性。这一规律给小学数学学习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学习时不仅要让学生感知感性材料的标准形式,而且还要注意感知感性材料的变式,特别注意让他们利用变式材料去进一步认识所学内容的本质属性,以此在头脑里更好地建立起感知对象关键特征的表象,从而为后面数学知识的理解提供可靠的依据。如学习梯形时,除了让学生感知水平放置的并且都是上底短、下底长的标准图形外,还应让他们全面观察下面不同形状和位置的梯形。通过这些变式图形排除形状、大小、放置位置等无关特征对梯形本质属性的干扰,从而更好地突出梯形“识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本质属性。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