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的角色游戏(6)

2008-10-19  |  

  比如:一次一个小朋友很偶然地用一根圆圆的、细细、长长的积木当做香烟抽起来,结果所有的小朋友都仿效。我没有因此而生气,更没有因此没收这积木,但我知道这抽烟这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必然,而纯碎是这积木对幼儿的一种吸引所致。于是我装扮咳嗽咳得利害的样子让幼儿讲讲抽烟的不好,最后我还告诉幼儿世界上为了提倡少抽烟,还专门把一天定作“无烟日”。听我这么一说,孩子恍然大悟。第二天就再没人抽烟呢!

  幼儿参加游戏是游戏内容对他的吸引

  这种现象在游戏中很多。一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售票员,他顺利地报出了一个个站名,还热情招呼乘客,结果老师表扬了他。第二天他又来做售票员,一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他研究出一个新的内容,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出些难题或丰富些有关知识,第二天第三天他又出现在这个主题之中。这里老师的引导、表杨辅助了幼儿情节不断地发展、稳定幼儿情绪、使游戏有了连续性。

  幼儿参加角色游戏是他能力所致。

  比如:我班有一个幼儿胆子非常小,他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整个小班、中班上学期始终在扮演一个角色——娃娃家的外公。外公在娃娃家是受人照顾的一个角色,他很心安理得地被人摆布了一年半,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怎能置之不理呢?老师不断地引导他:从引导他走出娃娃家开电梯,到引导他去饮食店卖筹码,到最后孩子自己想出玩新主题并介绍给大家。这个变化证明哪怕是最差的孩子,只要善于引导便会使他有一个质的飞跃,而这种引导的前提便是用心地观察。

  幼儿在游戏中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比如:中班上期幼儿角色意识并不明确,更换角色相当频繁;对社会化的反映极少极少,多的只是周围生活中的领事;他们游戏的目的性不强或者说根本没有,很多时候还存在着小班的特点,需要老师不断地捕捉角色语言。角色动作、角色情感。而大班幼儿则不同,他们在各方面的水平都有明显提高,自主性、目的性增强。这里就需要老师根据年龄不同来“对症下药”。

  总之,角色游戏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意愿游戏。老师只有把目标记在心里,并掌握幼儿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加以引导,这样的游戏会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不过,幼儿的游戏中除了有规律性的东西还有一些很随机的东西需要老师善于捕捉、帮助完善、扶植萌芽,使之发扬光大。上面讲到的许多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游戏中他真正的投入,却常常是无意识的,一个小主意、一个小想法往往是一闪而过的.而作为有心人的老师就要很善于捕捉,并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有一次,小朋友提出要玩编辑部。可当你问到他们如何玩时,他们都支支吾吾了。这能怪他们吗;当然不能,因为他们提出这个主题只不过是个小小愿望而已,而缺乏生活经验却阻碍着他们游戏,他们此时是最需要老师援助的手。于是我说:“你们知道编辑部是干什么的?” “编书的。” “是这种书吗?” 老师拿起一本图书便问。“是的,是的。” “呀!这书上有字、还有画。” 他们马上插进话来:”我是写字的,他是画画的。” 于是“文字编辑“、“美术编辑”这两个词丰富下去了。“那么编辑部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到底如何编书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老师还带领幼儿专门去参观 “小主人报”社呢。就这样抓住幼儿无意识的、稍纵即逝的一个想法把握完善,最后变成幼儿自己的一个主题,这里需要老师具有灵活性以及正确儿童观点,会站在幼儿立场看问题,更需要老师丰富的知识,会从孩子中获得灵感,并将之化为孩子们容易接受的东西,让他们象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涉取.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