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教学案例活动情景精彩片段——量沙5则(3)

2008-10-20  |  

  师:先请你讲讲你用剪刀是怎么运的?

  生1:我是像这样把球夹住运过去的。(边说边用手做动作)

  师:那请你来试给大家看一看,好吗?(只见他自信地拿起一把剪刀,不断调整着开口的角度,希望能把球夹住,可是乒乓球不停地在滚动,很显然对于孩子来说想要用一把剪刀夹住球难度很大)

  生2:夹不到,要用两把剪刀呢!

  生3:对,我刚才就是用两把剪刀夹的!(的确,我在课前也尝试过用一把剪刀运球,可是都失败了,估计孩子们也都需要用两把剪刀才能把球固定住,于是我又准备了一把剪刀。)

  师:你需要拿两把剪刀试试吗?

  生1:不要!(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关注他的实验,有两次球在被夹起,瞬间又掉了下去。

  师:请几位小朋友来帮助你好吗?

  生1:(不说话,摇摇头,继续着他的实验,这回他把剪刀反了过来,小心地调整着塑料柄的角度夹球,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期待着他的成功。)

  师:别着急,慢慢来!(话音刚落,我们就欣喜地看到他用一把剪刀把球夹住并顺利从一个筐子运到另

  一个筐子,教室里响起了一片鼓掌喝彩声。)

  分析与思考:

  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指出:潜能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发展条件,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并有所展现,但如果缺乏条件,它们就会夭折。在该片段的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地信任孩子,等待幼儿,让孩子亲历探究的过程,从而获得充分的发展。活动中,幼儿提出的假设和探究方式与教师预想的不一致,教师能支持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虽然其中教师也提出给予帮助,但在孩子的坚持下,教师能充分尊重幼儿,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实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让他们从事实中得到反馈,构建新的知识经验。

  “做中学”教学案例活动情景精彩片段

  课题名称:怎样落得快执教:金波评析:金波陈敏霞

  活动背景:

  在“怎样落得快”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尝试用变形的方法让纸落得快。实验结束后,教师和幼儿正交流着实验中的发现。

  活动片段:

  师:你们试了哪几种方法?结果怎么样?

  幼1:我们把一张纸揉成纸团,然后和另一张纸比,发现纸团落得快。(教师记录幼儿的发现。)

  幼2:我把其中一张纸折成火箭和另一张纸比,火箭落得快。(教师记录幼儿的发现。)

  幼3:把一张纸一直对折、对折、再对折,折成一个很小的长方形,然后和另一张纸比,小的长方形落得快。(教师记录幼儿的发现。)

  幼4:我发现,把一张纸折成火箭和另一张纸比,他们落得一样快。(教师记录幼儿的发现。)

  师:喔,你的发现与别人不一样,请你来试一试,好吗?

  (这名幼儿做实验,把一张纸折成火箭后与另一张纸比赛,谁落得快。其余幼儿做裁判,观看实验的结果。)

  幼2:我发现,被折成火箭的纸落得快。

  幼4:嗯……

  师:你可以再试一试。

  (这名幼儿又一次重复以上的实验。)

  幼2、幼3等:我们看得非常仔细,真的是火箭落得快。

  幼4:我也觉得是被折成火箭的纸落得快一些,可是我还想再试一试。

  师:好啊!你再试一试吧!

  (这一次,这名幼儿站在小椅子上又做了一次以上的实验。)

  幼4:哦,我看清楚了,真的是被折成火箭的那张纸落得快。一开始我发现它们落得一样快,可能是因为我站得不高,没看仔细。

  分析与思考: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由于受到原有经验和操作能力的影响,往往会得到一些不合乎逻辑甚至不科学的发现,当他把这些发现呈现在集体面前交流时,也就是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的时候,我们教师应以怎样的方式去接,并以怎样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这是一门值得细究的学问。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的处理就很精彩,她接住幼儿抛来的“球”,鼓励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探索中寻找正确的答案,这又是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实现了教育的价值。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