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游戏课程的教改实践(2)(2)

2008-10-21  |  

  我们将以上所界定的教师行为的四种类型,进行了指标细化,从指导方式(观察、提问、建议、参与活动、提供物质条件)、指导态度(体现在教师语言、动作、表情中的肯定及否定态度)、指导效果(是推进还是干扰幼儿的行为,或是不产生影响)以及指导的形式(面向个别指导还是面向集体指导)几方面入手,对上海市静安区半数的幼儿园中的20个班的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在幼儿的自由游戏中,教师的主动行为占所有指导行为的95.7,受动行为仅占4.3%,这说明教师已改变过去放任自由游戏的做法,加强了对幼儿游戏有目的的指导,对游戏的指导处于积极

  主动状态。

  (2)在主动行为中,教师的主观型行为占了66.2%,而引导型行为仅占29.2%,说明教师对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的性质尚缺乏足够认识。

  (3)因为教师的指导行为是偏于主观意图的,所有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频率很高,但有效指导次数则很低。在所调查的354次指导行为中,有效次数只有57次。

  (4)可能正因为教师的指导频率很高,所以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显得很忙。

  调查显示,在教师的指导方式中,观察行为极为有限,观察行为只占总指导方式的1.8%。这说明导致教师指导多为主观型行为是由于教师不会观察幼儿或缺少观察。

  针对上述现状,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如何从所观察到的幼儿的游戏行为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并给予恰如其分的反应?我们提出了观察指导的研究。

  (二)进行游戏课程观察指导研究

  教师要学会观察,训练观察能力,应从有目的的观察开始,在事先提示的观察项目中,列出最能反映这些项目本质的观察要点,再找出最能反映这些观察要点的典型行为。为此,我们根据角落游戏和角色游戏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幼儿游戏行为观察表。

  角落游戏:由于角落游戏具有自发学习的性质,幼儿的发展目标被隐含在教师投放的材料中,因此我们主要从情绪态度和认知效果两方面来观察幼儿的发展,看他们在对教师投放的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时的表现,从参与的主动性、操作的认真和活动的兴趣等方面看其情绪态度,再从会不会玩、能不能创造来看其认知效果。

  角色游戏:由于角色游戏是一种反映生活经验的假想活动,我们便从社会性、情感、认知、角色扮演几方面来观察幼儿的发展。从行为类型是独自游戏的、平行游戏的还是合作游戏的及从与同伴交往中是否具有组织能力、机智性或仅仅是被动应答等方面来看幼儿游戏交往群体的社会性水平;从游戏兴趣的强弱、参与的主动性以及愉悦的程度来看幼儿对游戏的情绪体验;从游戏中的想像替代、创造性表现和反映的知识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看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从游戏所反映的主题、情节、角色认知、角色意识和装扮的逼真程度来看幼儿的角色装扮水平。

  由于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有目的的观察基础上,再配合随机观察。为了帮助教师摆脱随机观察的盲目性,我们提出了以下相应的观察问题,并要求教师做好观察记录:

  此时是什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幼儿的这个行为能坚持多久?这个行为是什么类型的?是否按规则行事?哪些因素是有利于这一行为发展的(或相反)?幼儿对这个行为已有哪些经验?又扩展了哪些经验?这个行为将引起的结果是怎样的?幼儿是否意识到这个结果?幼儿的这个行为的目的性如何?幼儿的这个行为隐含了哪些发展的层面?幼儿是如何与别人合作的(语言、动作、表情)?是主动交往还是被动应答?是成功的交往还是失败的交往(运用了什么交往技能,缺少了什么交往技能)?更多的是接纳别人还是排斥别人?能将别人的行为整合到自己的行为中吗?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会不会自我纠正)吗?幼儿的情绪体验怎样?幼儿对情绪是过分控制、适当控

  制还是不易控制?

  我们将观察记录分为全班系统观察记录和个案目标观察记录。全班系统观察记录上要针对有目的观察,采用表格标注式;个案目标观察记录主要针对随机观察,采用轶事描述式。两者配合,使教师更全面地理解幼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需指导,确保每个幼儿在其原有的水平上,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法实现自身的发展。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如何作用于幼儿,如何与幼儿的行为产生有效互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

  由于幼儿园游戏是教育背景中的幼儿游戏,它与自然条件下的幼儿游戏相比,虽然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但游戏的外部条件已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游戏是在教育总目标的关照下由教师有组织地开展的,它已成为整个幼儿园游戏课程方案中的基本活动和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所以教师既要尊重幼儿的游戏自主性,但又不能放任不管。为了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自主活动,同时又真正起到服务于教育的作用,教师应该做到观念上明确自己的游戏指导作用,而表现出的却应是游戏的辅助地位,为此,我们拟就了游戏指导的结构程序(如图);

  幼儿园游戏中的师生互动图

  上图所体现的教师行为与幼儿行为始终是互动的,即教师行为是以幼儿行为为前提的,幼儿行为是在教师行为的隐性影响下开展的,幼儿的行为又不断地调整教师的行为。为此,在游戏课程中教师具有四种角色定位:

  ①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教师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将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意图隐含于环境中,从空间、时间、材料上保证幼儿的游戏开展。

  ②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行为,从中认识幼儿的发展水平、游戏的需要和行为上的困难,以此作为指导游戏的依据。

  ③游戏进程的支持者——根据观察的结果,对幼儿游戏提供语言上的支持、材料上的支持和游戏技能上的帮助,以推进游戏的延伸。

  ④游戏发展的引导者——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中的情感体验,交流游戏的经验,从而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规则。然后通过对游戏环境的创设、幼儿发展状况以及教师的指导效果的分析,进一步调整计划。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