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的指导(4)

2008-10-22  |  

  ②创作后的讨论:

  目的是帮助幼儿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从而获得更新的信息。

  举例:活动评析让幼儿讨论:哪张画颜色搭配得好,为什么?怎样搭配会更好,这张画和其他画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什么地方是可以学的?

  ③创作中的随机讨论:

  这种讨论富有针对性,它能

  完善和补充教学活动过程,能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创作。如教师在巡回中发现幼儿构图呆板,所画图像在一条直线上。教师便随机选取二张作品(其中一张有前有后,一张为一个平面)组织幼儿随机讨论,哪张更好?你能让自己的图画也变得好看吗?怎样变?引导幼儿在后面或前面添加内容,使画面更丰满。

  总之,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使幼儿有更多的创造思维的机会,促使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三、活动中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创造信心

  当幼儿在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认为语言补强可以成为促进人格发展的最有力的原动力。“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他的这一观点在当今全美颇有影响。将“补强法则”运用于创造性美术活动乃至整个创造教育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如讨论作画方法时的及时肯定与表扬;巡回指导中发现新思路、新想法给予鼓励,讲评过程中引导同伴相互发现别人有利于自己的长处等等。恰到好处地运用补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极大的保护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幼儿创作热情,树立自信,为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铺平道路。

  创造活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不能忽视美术活动本身所孕育的审美教育,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不能起点太高,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刚开始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逐渐具备创造的观念,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创造的意识,让幼儿从常见的事物开始训练创造能力,作为教育者本身应具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正确地引导幼儿去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真正发挥补强的价值。

  幼儿天性爱美。由于幼儿思维、情感的特点,他们喜欢用形象、色彩、身体、动作等来思考和表达。他们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从这一特点出发,营造一个宽松的气氛让幼儿能自由地想象、创造,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幼儿能开阔眼界,获得丰富的刺激,创设幼儿能充分显示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带着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对美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想法。让幼儿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由的想象和创造,并使心灵得到陶冶,以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