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课程的主体(2)

2008-10-22  |  

  儿童是建构的主体:儿童拥有权利的独特主体,而非只有单纯的需求。他们有潜能,可塑性强,有强烈的成长欲望、好奇、怀疑、探索、发现、渴望与人们交流和产生关联,他们接受爱,也付出爱,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与人们沟通交流与合作,这些都是建构的基础。皮亚杰早就指出,认知就是连续不断的建构。认知结构的发展是通过同化、顺应、不平衡、平衡、再平衡而实现的。因此,正是由于儿童自身的建构,才使他们的学习由记忆到理解而产生意义,由无意识到有意图,由探索到发现,不断地提升认知结构而得到发

  展。正如建构主义教育者们所指出的那样:“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儿童是主体,教育和学习起始于后天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共存、学会生存。”皮亚杰说得好:象经验证明的那样,相信儿童有巨大发展的潜能,相信儿童有能力通过探索、自我表达与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建构,儿童自主的形成对周围世界、对知识、对他人的关系中,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这又使儿童除主动学习之外更自主、更独立、更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由此可见,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发展自己的能力,积累有益的经验,确确实实是一个建构的主体。

  幼儿不但是发展的主角,也是社会建构者

  如果说,建构认知结构是儿童心理内的个体建构,那么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条件下,通过与他人互动的心理间的建构,则是社会建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人主体和社会是相互关联的。维果斯基研究表明:“在儿童文化发展中,任何功能都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在社会平台上,然后出现在心理平台上,第一次出现在以一个心理间的范畴定义的人与人之间,然后出现在一个心理内范畴定义之义儿童之间。这与有意注意、逻辑记忆和概念组织同样真实。不用说,内化改变了过程本身,改变了它的结构和功能。社会功能——是所有高级功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阐明其社会文化的心理学观念,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是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社会建构理论使人们打破了孤立看待幼儿及其发展的传统看法,而是将幼儿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下,重视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幼儿与教师以至幼儿自己的历史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关系中沟通、互动和对话中发展,使我们更深入理解形成知识,发展高级心理功能的情况脉络(简称境脉)的重要作用,促进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儿童的发展既不是自然发生,又非纯粹塑造,而是具体情境脉络的条件下,一种心理内和心理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建构。这种儿童发展观,更为真实,更接近事实。因此,幼儿教育的改革既要重视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亦需强调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更要建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是建构者,是社会建构者的发展观。儿童是独特的,是成长过程的主角,同时,渴望学习,能以开放的心胸去合作、去交流,与他人建立关系,并从整体的环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能力和个性,成为一个日益成熟的主体。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