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儿童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2)

2009-11-24  |  

  广大家长和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情绪情感在婴幼儿心理活动中起着核心方面的作用,所以人们称:“儿童是情绪的俘虏”。

  (五)情绪情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必要前提。家庭是情感教育的摇篮,家庭关系的特殊性体现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经济、伦理道德心理等方面的亲密而持久的联系,使得亲子间、家人间的爱显得更为亲切,特别是母爱,它是人类社会教育的第一动力,因为母爱是由母亲通过妊娠、分娩、抚育孩子的一系活动而产生的,母亲的胸怀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爱祖国的神圣情感来自母爱,从古至今,人们总是把祖国比喻为母亲,把母爱比喻为最崇高的情感,孩子就是在家庭的情感熔炉里奠定了人生情感生活的基础。所以,情感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爱父母、爱同伴、爱周围的人,做到心中有他人,日后才能逐渐萌发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只有健康的情感,才能形成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是与非的基本观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个人主义始于缺乏情感教育”,而严重的个人主义往往导致犯罪。由此可见,婴幼儿期是人生的情感期,如果这时期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培养,必将影响儿童日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科学了解婴幼儿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了解情感情绪的特点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前提。

  (一)婴儿原始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孩子呱呱落地立即产生情绪,如哭、划动四肢、笑、安静等,这是与生俱有的本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分化成多样的复杂的情绪,从最初的愉快、惧怕、发怒分化出惊奇、悲伤、痛苦、厌恶、轻蔑、兴趣等各种情绪,每一种情绪都有相应的面部表情反应,如笑、哭、恐惧等。

  (二)婴幼儿期是建立亲子间早期依恋感的敏感期。孩子与父母亲或抚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早期相爱的关系称依恋感。依恋感的建立主要在三岁前,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2个月,孩子对任何人,主要是母亲的声音“偏爱”,常常听到母亲的声音就停止啼哭;第二阶段从2个月至7个月,开始认人,偏爱熟人,特别是母亲与亲人,拒绝陌生人;第三阶段从7个月至2岁半左右,依恋感最强烈,如果与亲人分离即产生分离焦虑,表现哭闹、不安、惊恐等;第四阶段从2岁半左右至6、7岁,开始与父母建立情感交流,这时期情绪自我调节控制能力逐渐提高了,冲动性逐渐减少了。

  (三)婴幼儿期是神经内分泌通路发展的关键期。这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也比较脆弱,耐受力性差,调节功能低下,如果早期被剥夺母爱、或受到异常刺激,大脑就会释放过多的应激激素,这不仅影响了神经内分泌通路的正常发展,导致大脑机构与功能损伤,还会造成儿童身体发育矮小、行为表现焦虑、多动或冲动,长大以后容易发生暴力行为。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