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儿童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4)

2009-11-24  |  

  缺乏自制力的父母,往往情绪易变,遇到问题好发脾气,甚至对孩子采取打骂惩罚、或喜怒无常,这种失常的行为都对孩子的情感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构建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

  家庭生活方式与生活秩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无形的影响,家庭日常生活的作息起居、饮食卫生、工作学习、家务劳动、社交活动、休息娱乐等应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规矩,建立必要的家规,让每一个家庭成员生活节奏既紧张又轻松、既有规律又很自由,让孩子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这种和谐的家庭生活方式,必然对孩子的情绪、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任何无序凌乱的生活都将使孩子情绪产生波动而导致心神不安。

  (三)建立和谐温馨的亲子关系;母亲的胸怀是情感培养的摇篮,让我们观察一下,出生几天的婴儿,他躺在母亲的怀里,吮吸着母亲的乳汁,倾听着母亲心跳声,凝视着母亲的面孔,当他吃饱了,听到母亲柔情的说话声,就会本能地嫣然一笑,这是孩子的第一次微笑。随着孩子的长大,当母亲低下头,看着孩子,轻轻跟他说话时,他的小脸就露出了微笑,这是母子关系的第一个迹象,以后这种微笑就更经常了。

  父母亲通过感官接触给孩子传导爱的信息,他们用抚摸、拥抱、亲吻、目光、语言等传导着父母的爱。特别是直接抚育孩子的母亲,她不仅是进行哺乳,满足婴儿生理需要的人,而且是使婴儿消除精神不安,保持情绪稳定,并给予婴儿多种多样知觉刺激的人。正如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描述的,“孩子受到母亲的照顾,感觉到愉快、爱的种子就在孩子的心里发展起来了……,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母亲在他身边,他口渴的时候,她就给他喝水,他听到母亲的脚步声,就安静下来,他看到母亲,就伸出双手,他的眼睛注视着母亲的胸脯,他感到满足”。

  父子关系是孩子情感健康发展的必备因素。儿童心理学研究表现父亲积极参与教育子女,使孩子享受母爱的同时,也能得到父爱,促进父子感情的沟通,给孩子以齐全的爱。

  如何施以合理的爱,要求施以适度的爱,做到情感要有理智,宽严要适度,宽中有严,严中有宽,严而不厉,严而有情,有张有弛,要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爱要得法,教要及时,只有把情感,理智和耐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四)营造浓浓的家庭情感氛围

  家庭是培养情感的溶炉,家庭是人生最早的群体,这个小群体中却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特殊的关系,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决定家庭成员之间在道德、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持久而亲密的联系。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家庭环境具有两方面的教育机能:一是家庭能够防止孩子免受社会压力的作用,使孩子有安全感,这就是保护机能;二是家庭具有向孩子传达社会要求的社会化作用,使孩子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的人,这就是社会化机能。心理学家休茨鲁姆的研究表明在收容所或孤儿院环境中生活的孩子缺少人的亲情、其心理发展显出异常。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许多父母外出打工、经商而将孩子留在家里,使广大农村出现大批“留守孩子”,据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孩子高达2000万人,其中6岁以下的留守孩子有952万人<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些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使得情感发展欠缺亲情,进而造成性格发展的异常,这种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尽一切努力防止儿童与其家庭分离”[1],希望父母真正承担起抚育孩子的责任,让所有孩子在童年时期都享有家庭情感生活。因此,再完善的儿童收容机构都无法代替家庭的特殊亲情作用,所以近一二十年来,心理学者,主张建立 “儿童村”收养那些失去家庭的孩子,让他们在近似家的环境中成长。

  家庭成员间存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或法定的收养关系、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使得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更为密切,更富有情感性,所以家庭是人类情感的熔炉。“为了使儿童能充分、和谐地发展其个性,儿童应在一个充满爱和了解的家庭环境中成长”[2]在家庭里应做到夫妻、亲子、祖孙、婆(翁)媳(婿)等之间彼此关爱、尊重、理解、信任与体贴,使家庭气氛保持轻松、舒畅、欢快的主旋律。

  家长应优化家庭文化生活,购置一些必要的图书报刊,指导孩子收看健康的影视录象,欣赏好的音乐、美术作品,收藏有价值的文物、艺术品,组织参观、旅游、体育活动等,让家庭日常生活显现出生动活泼、井然有序,使孩子的情绪保持稳定、愉悦。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