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的“冷”思考(3)

2011-01-18  |  

  [思考]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数学现实的重要源泉。所以我们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平台,同时也架设了一座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但数学并不等同于生活,而是高于生活,数学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实践中,如果把情境创设等同于情境的生活化,一味追求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就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生活被人为地拓展和提升,从而阻碍情境内在的数学功能的发挥。为此,我们在创设数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情境的生活化,同时还要注重情境的数学味。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经历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知识,并能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误区四:热热闹闹的多,而非致力于数学的应用性和学习过程的探索性——活动缺少“思考性”

  [案例]《圆的周长》教学片段

  学生动手测量直径1分米的硬纸圆的周长。

  师:在测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硬纸圆在米尺上滚动了3分米多一些。

  生2:圆的直径1分米,圆的周长是3分米。

  生3:我们测出的圆的周长3分米不到点。

  师:直径1分米的硬纸圆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

  学生争论,教师马上用课件在屏幕上分别演示直径为1分米、2分米的圆在米尺上滚动一周,提问现在你们有什么发现?

  [分析]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的探索中获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结论,这也符合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不同结论时,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形成统一结论,而是用媒体的动态演示来平息争论,学生只成了教师的一个忠实的观众。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价值能体现吗?这样的情境有思维价值吗?只能是表面的热闹,成为一种摆设而已。情境的创设不在于它的外形,而在于能否诱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思考]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使学生更快、更全面的、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并不是数学课堂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为此,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致力于学生对知识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思维为核心,不然,情境的创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创设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内容,把握数学概念与数学本质,创设适合学生的探究起点,能启发、激励学生数学思考,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内在价值的情境;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要适时予以必要、有价值的引领,避免学生在活动中热闹非凡却离题万里的现象,引导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索才有价值,学生才会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在大力倡导创设情境的今天,澄清认识、走出误区,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以“现实性”为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以“趣味性”为情境创设的动力,以“数

  学味”为情境创设的根本保证,以“思考性”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来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有效、有价值的情境。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