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4)

2014-12-05  |  

  另外,由于年龄的局限,在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不良习惯会反复出现。

  三、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是家长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家长认为,无论从学识和品行方面老师的教育都是系统、全面的,思想上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是家长教育上的误区。教育上的误区,表现为“两过”,即过多责罚,过分溺爱。由于现在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宠爱,使得大家对孩子同一习惯的评判标准不一,让孩子无所适从,思想上产生混乱。再次,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调查中发现,能够给孩子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家庭比较少,家庭普遍缺少书香气。很多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也导致了孩子不良习惯的产生。

  2.学校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紧,琐事多,加上考核、评价制度和家长以分数衡量老师,导致了教师对不可量化的软考察或不考察项目——学习习惯不够重视。其次,当前对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培养目标体系,更没有相应具体的评价措施,学校老师也只能是延承前人的一些做法,再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着习惯的培养,不同的教师实施的重点不同,提出的要求不同,个体差异明显。再次,虽然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但在习惯培养上却没有因年龄而异,没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完全由实施者自行决定。由于任课教师的经常性更换,对学生习惯培养的目标、具体要求也随之经常性发生变化,往往一个习惯还没养成,换了一位老师,便又另起炉灶。有时一个习惯刚进入稳定期,由于教师的变化,要求变了,学生又要重新改变、适应,结果可能是新的习惯还没养成,原有的习惯倒先丢了。六年的学习生活,在习惯培养上学生可能较多的是围着老师转,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应付上。第四,有的教师教法比较陈旧,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与参与方法不明确,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质量差,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够深;教师本身固有的一些不良习惯,对学生也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存在的客观条件;由于良好习惯的培养是要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巩固下来,有些老师怕麻烦,没有耐心和恒心,对不良学习习惯纠正不力,听之任之,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