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学习中的情境化教学模式(3)

2014-12-11  |  

  在运用模拟情境法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语言的发展,如运用适当的语气、动作和表情以及与人交谈的习惯和技能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模拟情境中涉及的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学习。例如在模拟人际交往情境“我学胖胖熊说话”、木偶表演对话等活动中,逐渐认识到用什么语气说话比较好听,人们容易接受,逐渐学会与同伴、成人交往的技能和技巧。这也是在情境化语言教学中进行领域渗透教育的体现。

  三、艺术情境法

  艺术情境法指利用文字作品所特有的艺术氛围创设情境,以审美为手段,塑造惟妙惟肖、带情感倾向性的艺术形态,是激发幼儿运用语言进行艺术化再现的一种方法。幼儿的情绪、情感是与一定的客观环境等密切相连的,而且幼儿的情绪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容易激起幼儿相应的情感,从而引起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是小班语言领域运用艺术情境法的价值之一,同时艺术情境法也是在语言领域中渗透艺术教育的一个有利平台。例如,引导幼儿体验艺术情境中的音律、图画作品和艺术作品形象带来的美的感受,激起幼儿“用艺术作品表现语言,用语言表达艺术作品”的兴趣。但是,要让幼儿身临其境,教师还必须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幼儿理解、体验。

  1.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参与作品学习,无论是欣赏、表演或创造,教师都可以在激发幼儿感知中,有机地运用录像、幻灯、磁带等电教手段,把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把抽象的听觉形象与具体的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如学习作品《大狮子和小老鼠》时运用动画片和教学磁带,在幼儿面前展现大森林及动物的特定画面,就很容易激发幼儿兴趣。

  2.运用立体场景,激发幼儿的形象感知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充满感情的艺术形象,对幼儿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画面或直观的形象,激发幼儿的情感。如学习作品《爸爸的大口袋》,可以创设一个直观的、立体的场景,教师化装成爸爸与幼儿在一起,随情节深入师幼共同表演,从而将幼儿带入与欣赏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内心体验和情绪,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情感与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以语言方式,通过形象的描述而提出问题,或以活动方式设置、模拟一定环境而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与形象、情境相联系,使幼儿有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如在学习作品《小兔找太阳》巾没置疑问:“小兔找到太阳了吗?她找到的太阳是什么?”启发幼儿积极思维,进入角色体验。

  在小班语言教育活动中具体运用艺术情境法时,还应考虑以下活动策略。

  (1)兴趣激发策略。即创设艺术情境,进行适时情感渲染,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但是教师应做到语言生动、情境形象、启发有趣。

  (2)师幼共情策略。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与幼儿融人同一活动情境。教师是设计者,是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幼儿需要在教师情绪感染下,产生积极的体验,此时的教师具有双重身份。

  情境化学习模式的创设和运用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引起幼儿的直接注意,引起其积极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演示能引起幼儿的情绪高涨,有利于幼儿活动动机的增强与认识的内化和强化,从而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由此也促进了幼儿在注意的持久性、倾听的细致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