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推

(四年级上册)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逆推》教学反思

2016-09-14  | 数学 对数 上册 

  一、教学过程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鈥溎嫱品ㄢ澥墙饩鑫侍獾挠行Х椒ㄖ唬收咭晕醚谛⊙Ы锥涡纬赡嫦蛩嘉芏土堆拇葱履芰Γ芤佳跃醯卮游侍獾牟煌嵌热ニ伎迹佣嵘饩鑫侍獾挠行浴b溎嫱品ㄢ澋募壑底圆槐囟嗨担绾稳每菰锏闹渡钊氲矫扛鲅男牧椋裁晌宋艺饨诳蔚牡谝桓鏊伎嫉恪

  回忆前一阶段鈥溦柒澋慕萄р斺斀萄Р愦吻逦氐阃怀觯灿行У亟饩隽艘恍┥钗侍猓逑至耸У募壑怠5愿腥绷说闶裁矗孔芫醯貌煌昝溃∫馗芯跷沂俏酥丁⑽朔椒ǘ橹泻献鹘涣鳎簧钏贾螅醯萌鄙僖恢侄允е兜那捉校鄙僖恢侄允谠诿赖纳笫幽芰Α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学生创新,教师必须先学会创新。我想这句话可以举一反三地说,要想让学生亲近数学,必须自己先亲近数学。那么如何让学生自然地、轻松地、愉快地走进这个知识呢?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我,走在路上想,躺在床上想,鈥︹χ沼冢矣辛艘韵碌纳杓品桨

  在课的开始,我邀请我的学生与我一起吟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并告诉学生老师最喜欢李白的这首诗,是因为诗中有花、有月、有影,且歌、且舞、且诗,好一场酣畅淋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学生们仿佛进入了诗的意蕴,走进了李白的世界鈥︹σ魉型辏恳桓鲅锏赝盼遥盟圃谖剩衡溄裉斓氖е对趺从肜畎捉簧狭伺笥眩库 我微笑着告诉学生,老师喜欢这首诗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因为在它的背后蕴藏着一个小故事、一道数学题,一种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鈥斺斈嫱啤

  本可能只是一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课,却因为加了鈥溡坏汊潱雌鸬搅蒜溁憔︹澋淖饔谩D憧矗业难魏笪ё盼摇⒏嫠呶遥芙饩稣飧龉适轮械氖猓衡溊畎滋岷ヂ蚓疲龅昙右槐叮ê纫欢罚龅旰突ǎ裙夂芯疲性屑付肪疲库澘醋叛槎难劬Γ倚牢康匦α恕

  课后,四年级组的同仁笑着说我这一招挺厉害的,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与心,并问我,怎么想出来的?一时语塞。脑子里只想着这样一句话,要上好一节数学课真不容易。我想聆听此课的老师能够体会出笔者走近了知识,学生也就自然走近了知识;能够感受到知识与人文的完美整合,知识对美的呼唤。而为了这个鈥溩匀烩潱壹杆尬廾撸硇牟痪跗1梗蛭沂栈窈芏啵皇锹穑

  共勉:教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藏了丰富的人文意义。

  二、数学学习是提升解题策略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鈥斺斺溞纬山饩鑫侍獾囊恍┗静呗裕逖榻饩鑫侍獾牟呗缘亩嘌裕⒄故导芰痛葱戮疋潯

  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鈥溦柒澋乃嘉椒ǎЩ崃嘶髯此阃迹⒒崂檬髯此阃剂谐鲎酆纤闶剑砩虾鲜实睦ê牛币惨丫醪交哿艘欢ǖ慕饩鑫侍獾牟呗裕绮虏獠呗浴⒊⑹圆呗浴⒆魍疾呗浴⒉僮鞑呗浴⒗俨呗浴⒓蚧呗浴5庑┎呗愿嗟目赡芙鍪蔷褪侣凼拢攵跃咛逦侍舛缘模蚨彩橇闵⒌摹D敲慈绾稳醚盐找欢ǖ慕饩鑫侍獾牟呗裕晌宋艺饨诳蔚牡诙鏊伎嫉恪

  在四年级二期课改新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奇特的计算盒鈥斺 一个数球经过+5,脳6,-23,得到55,那么该数球在入口时为几?经过仔细分析,笔者以为这个计算盒除了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重要的是蕴涵了简化策略。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成功地解决了这个计算盒中蕴含的数学问题。究其成功的实质就是有效地梳理了数学信息,使用了简化策略。而我们的实际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有时需要收集、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剔除一些无关因素。于是我在计算数球在计算盒的入口处为何数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题:将一个数做如下运算:乘以16,再减去49,最后除以21,这时得3。那么这个数是几?在比较解决这两个不同形式问题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相互交流你喜欢算哪一种形式的数学习题,能说出理由就更好了,有的学生提议先整理信息:?鈫捗16鈫-49鈫捗21鈫3,然后在列出综合算式。至此学生体验到简化策略的价值。在接下来的练习设计中,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用逆推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作图等策略。

  笔者认为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关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关注,更意味着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参与的关注。只有思维的深度参与,才可以使策略的形成过程成为策略内化于每一个学生头脑中的过程,这一切,探索是基础,内省是关键。

  共勉: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进行反思和提炼,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鈥斺敹孕陆滩牡闹室

  围绕鈥溡桓鍪蚓+5,脳6,-23,得到55,那么该数球在入口时为几?鈥澱獾览猓谖业慕萄гぐ钢行吹溃衡溓榭鲆唬和ü∽楹献鳎苯有闯鲎酆纤闶剑⑻砩虾鲜实睦ê牛磺榭龆合仁宰呕稣扑阃迹ㄈ缤糂),再根据树状图通过逆推列出综合算式;情况三:从最后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画出树状算图(如图C),再根据树状图通过正推列出综合算式。鈥

  以上这三种情况,不难发现我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过程:情况一是学生在脑中构建逆推过程;情况二是先利用正推画出算图再利用逆推列出综合算式;情况三是先利用逆推画出算图再利用正推列出综合算式,这三种预设稍加分析发现都蕴涵着逆推的思维方法。新教材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应强调先让学生画出正推算图再运用逆推列出综合算式,即第二种情况。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此题,并请组长负责将组员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在巡视中我发现竟然无一个小组出现第二或第三种情况。我有点儿诧异:学生挺能干的,树状算图的安排有否必要?但我又思忖:可能算图的价值还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条件、梳理信息。于是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请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展示算图。令我再次诧异的是,学生自学之后自告奋勇上台展示的不是教材极力推荐的,而是我预设的第三种情况。在短短的3分钟内,我们的学生竟然两次出现了与新教材不相和谐的音符。面对这位学生不同形式的算图,我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并指出在回家作业中,同学们可选取自己理解或欣赏的形式去画。在第二天的批阅中,我班采用鈥溝壤媚嫱苹鏊阃荚倮谜屏谐鲎酆纤闶解澋难佣唷N抑室桑盒陆滩挠蟹裾嬲驹谘慕嵌龋啃陆滩牡恼庵稚杓剖欠裾嬲涎娜现媛桑

  在这里我不想否定新教材,也不想质疑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因为笔者认为新教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范式、提供了新理念、提供了新资源,鈥︹ξ抑幌胛首约骸⑽示哂醒芯烤竦慕萄导撸撼诵路妒健⑿吕砟睢⑿伦试粹︹Γ陆滩奈颐堑目翁媒萄Щ勾戳诵┦裁矗渴沟梦颐且醯糜泄憷目占涫┱共拍埽窗盐詹蛔》较颉

  就以刚才出现的鈥湶缓托骋舴澪导噬辖滩氖钦驹诹饲捌谥垛溦柒澋幕∩先ケ嗯诺模现兜那ㄒ菩裕欢娜现嘤衅涮厥獾墓媛桑哂胁豢稍ぜ浴5鼻捌谥队胙现艿氖焙颍颐堑慕萄вφ驹谀母鼋嵌龋库︹π闹械睦Щ蠡褂泻芏啵链四欠裼胛矣型校盒陆滩奈颐墙淌Σ唤鎏峁┝斯憷氖导占洌峁┝斯憷乃伎伎占洌沃囟涝叮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逆推”教学反思》摘要:?总觉得不完美!隐隐地感觉我是为了知识、为了方法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深思之后,觉得缺少一种对数学知识的亲近感,更缺少一种对数学内在美的审视能力。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学生创新,教师必须先学会创新...
相关文章1.6.1《6和7的认识》案例及反思|人教课标版北师大:《高矮》教学案例及反思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北师大:第三单元教学指导
北师大版四上《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和交
新课标四年级上《角的度量》教案
沪教版四上《分数》教案
优秀教案《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新课标四上《角的度量》教案
新课标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新课标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新课标《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新课标二上《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案
西师大版《解决问题》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