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游击词

(六年级上册)

陈毅写《赣南游击词》的由来

2011-05-10  | 陈毅 苏区 中央苏区 

  陈毅同志1936年春在江西信丰油山写下的《赣南游击词》,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战略转移之路。为了加强苏区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分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由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陈毅任中央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苏区的革命斗争,同时还留下了一批苏区党政军高级干部和红军部队三四万人。到了1935年2月,中央苏区地域缩小。面对强大的敌人,根据遵义会议后党中央的指示,中央分局决定分9路突围。

  1935年3月,项英向党中央发出最后一封电报,报告部队部署及突围情况,并收到了中央回电。因中央更换了密码,无法译出,项英便命令埋藏电台,烧毁密码。项英、陈毅等历经艰险,在原信丰县委书记曾纪财的带领下,到达以信丰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地区。从此苏区红军与中央失去联系,并在白色恐怖中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面对敌人的日清夜剿,游击队员几乎失去了一切正常生活条件,整天过着“天当被,地当床,草当粮”的生活。

  宿营时,起初,大家可以在偏僻的地方找些小房子住,后来房子被敌人烧光了,只好在野外露宿。在赣南的深山密林里,春寒长,秋凉早,夏天也往往是夜凉如水,露浸肤寒。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的艰难生活: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露浸衣被夏犹寒,

  树间唧唧鸣知了。

  满身沾野草。”

  也正如《项英自传》所说:“有两年时间,我在夜间从未脱过衣服,我的士兵也是这样,我们在得到警告几分钟以后就得准备采取行动。我们不能在村镇里睡觉,而是在山上树林里过夜。”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寒风刺骨。开始,陈毅他们搭纸棚,十几个人睡在一个大统铺上,每人或两人一条毯子,垫的垫,盖的盖,两三个人挤着睡,相互取暖,还冻得打颤。后来这些棚子被敌人全部烧毁,他们就把竹子劈成两半,交错迭起,搭成竹棚子。破竹子有响声,容易暴露目标,他们又改用杉皮搭棚。杉树被剥了一大片皮,也会被敌人发现,只好改用茅草搭棚。敌人搜山、烧山,棚子目标大,陈毅派交通员去白区买伞。雨天,大家在树下撑开伞,背靠背睡觉;晴天,就往古坟的石坂上一躺,仰卧数着星星月亮,还得时时注意敌情。油山春夏多雨,只靠伞遮风雨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陈毅找到了新的办法,每人发一块八九尺长的油布,四角钉四个钉子,往树上一挂,下面住三、四个人,躺下可以睡,要转移背起油布就走,走的时候泼点水把地面上的痕迹灭掉。这正如陈毅在《赣南游击词》里所写: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陈毅写“赣南游击词”的由来》摘要:区的革命斗争,同时还留下了一批苏区党政军高级干部和红军部队三四万人。到了1935年2月,中央苏区地域缩校面对强大的敌人,根据遵义会议后党中央的指示,中央分局决定分9路突围。 1935年3月,项英向党中央发出最后...
相关文章语文A版:《赣南游击词》教学设计《陈毅探母》课例
苏教:《陈毅探母》教学设计苏教二册 《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